1 / 50
文档名称:

济宁铁塔寺片区整治改造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7,518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济宁铁塔寺片区整治改造规划.doc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19/9/23 文件大小:17.1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济宁铁塔寺片区整治改造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济宁铁塔寺片区整治改造规划委托 济济 铁塔寺片区整治改造规划宁项目名称:济宁铁塔寺片区整治改造规划委托单位:济宁市城乡规划局设计单位:济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甲级资质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078)号院长:史衍智研 究 员审定:郭庭良研 究 员工程负责人:王 尧 高级工程师项目组成员 丁 芝 工 程 师田冬梅 工 程 师韩冬梅 工 程 铁塔寺片区整治改造规划宁汇报框架一、项目概述二、规划总则三、溯源与展望四、 铁塔寺片区整治改造规划宁项目概述——片区概况线古槐路东侧‡区位条件:位于城市历史文化轴线古槐路东侧,处在济宁历史城区核心部位,是济宁铁塔寺及太白楼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有形制:“铁塔寺”原名“崇觉寺”,又名“释迦寺”,始建于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后经历代扩建和重修,至明代形成基本格局,铁塔寺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近十七亩,由左、中、右三路组成,各类建筑八十多楹。现仅剩铁塔、大雄宝殿、声远楼、僧王祠、汉碑室等建筑铁塔寺—太白楼街区保护规划图27楹。‡ 济宁崇觉寺铁塔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四大铁塔之一。始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共九层,为八角形楼阁式建筑,基座为砖砌,塔身为铁汁铸造而成,。 铁塔寺片区整治改造规划宁项目概述——片区概况‡ 片区周边重要文物古迹潘家大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潘家大楼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潘洪均的私邸。潘家大楼原是一组庞大豪华的近代建筑群体。现仅存第二进院北厅。利用现有戏台,将潘家大楼逐步恢复为传统戏院,弘扬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河道总督衙门:恢复河道总督衙门,河道总督衙门是运河、黄河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河道总督衙门最初建于元代,兴于明清,多次重修,现已不复存在。规划拟于原址建设,位于古槐路、云路街、西门大街、院后街四条街道形成的地块,。吕家宅院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吕德镇字静之的私人住宅,系清末建筑。现仅存原建筑的两进院落。整个建筑,民族特色突出,传统风格浓厚是研究明、清时期私人宅院的实物教材。潘家大楼保护与利用规划图河道总督衙门规划总平面图潘家大楼保护与利用规划图吕家宅院保护与利用规划图 铁塔寺片区整治改造规划宁项目概述——基地范围‡近期整治范围:北起双井街,南至财神阁街,东至石门口街,西达古槐路,。为了保证文保单位风貌完整,将文保单位周边的双井街、石门口街、财神阁街、古槐路四条路向外扩大一定范围 作为建设控制地带。‡远景规划范围:北起东门大街,南至财神阁街以南,东至石门口街以东,西达古槐路以西,。‡。东门大街 东门大街石门口街石门口街双井街双井街铁塔寺街财神阁街 铁塔寺片区整治改造规划宁项目概述——基地范围2 传统街巷格局清晰‡地域特征:1、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有铁塔、大雄宝殿、汉碑群、藏经阁、僧王祠等古建筑。2、所在街区传统风貌犹存,传统街巷格局清晰。‡存在问题:铁塔寺格局残缺,外围建筑体量过大,商业娱乐设施较多,严重影响铁塔寺的保护,周围建筑风格杂乱,环境卫生差,缺乏保护绿地,文化氛围不够突出。‡片区整治必要性:‡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提升城市景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为公众打造开敞空间。‡提高济宁人的文化自豪感和精神归属感、激发片区发展活力、带动济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凸显自身特色,为济宁打造文化名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 铁塔寺片区整治改造规划宁规划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济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山东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济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济宁市文化旅游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