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5/12/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太极拳为什么要慢
(1)太极与站桩
     太极拳之所以被看成病号拳、老人拳、最多不过是健身拳,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的慢(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的柔)。按照人们的常识,拳是用来打的,要打就得快,慢了就挨打。手快打手慢,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太极拳练起来这样的慢,能有什么用呢?就算你很有功夫,脚下有根,身上有劲,手上有招,但你的动作那么慢,连别人的身都挨不到,有功夫也没用。由此而推理:慢腾腾的太极拳,无用。
    这是个误解。因为太极拳是慢练快用,练时慢不等于用时也慢。比如:站桩,那是站在那里不动的,岂不比练太极拳的慢更慢?可是并没有任何一个练拳的人反对或轻视站桩,因为站桩太有用了。
    那就像大厦的地基,越是高层的建筑,地基的要求越高,可是,没有人因为地基是埋在地下看不见的,因而认为地基不重要。那么,练拳的地基就是站桩,太极拳的慢就相当于站桩。
    练太极拳并不要求一定站桩(当然你愿意站更好),是因为它的缓慢动作基本上可以起到站桩的作用。站桩时因为不动,所以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审视纠正姿势,可以给身体受力的部分以更长时间的负担锻炼,这些在太极拳里都是一样可以做到的。
    而且,站桩如果努劲憋气,不但没有进步反而会伤。但太极拳没有这个弊病,你就是练不好,也练不坏,因为舒缓的动作即使吃力也不会憋气,不憋气就练不伤。
    前人说太极拳可以治拳病,打拳练出来的病大半是因为拙力浊气所致,这种病大夫是治不了的,而太极拳以松柔舒缓来顺气化气,自然消弭。
(2)――慢练快用
    太极拳的慢,对健身有好处,这容易理解。在技击中,也这么慢吗?这么慢也能技击吗?当然不是。理由有三:
    其一,慢练是必须的。有人说,那我一上来就从快开始训练,行吗?不行。只练快不练慢,你的快是没有根的,是飘浮的,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慢练是为了体验松柔,体验球劲整劲,体验体用合一,快了容易囫囵吞枣,似是而非。说句不太招人喜欢的话,慢练还找不到拳里的劲呢,还要快?没有慢,就没有资格谈快。
    其二,慢练快用,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即使是练少林拳等刚猛快捷的拳术,从练拳到实战,也仍然需要训练,靠打套路不会天然生成实战能力。太极拳要用到实战,也要做专门接手格手的训练。平时打的慢动作,只是练****的功夫之一,而不是全部。定步、活步、大捋、散手------,就是逐渐在向散打的过渡。
    其三,打时当然要快,练时的缓慢,不等于打时也缓慢,那就理解迂腐了。出手快的前提是手(乃至全身)越放松越好,越用力就越僵硬,越僵硬就越慢。由松而出来的快是真快,是因为在真正的对抗中,双方都是在不断变化,跟得上变化才是快,而僵硬恰恰就是指的不灵活。
(3)――慢里出快
    练要慢,打要快,最后解决问题还得快,似乎慢比快要容易,也似乎快比慢要高级。
    这又是个误区。
    没有慢就没有快。八卦掌给人的印象就是快,打起来、用起来都是快的,殊不知开始练基本功时却是要求尽可能的慢,无论是走圈还是走直趟(某些派别是走直趟的),都是落地生根,行如推磨,要走出力量来。八卦打到后来是要快,势如奔马,孙老先生可以用下盘(蹲着)飞跑,但这都是从一步一步的拔慢步走出来的。
    成都武侯祠有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时,即宽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