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阶段口语表达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形成了一种即使会也不敢说的心理状态。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特别碰到没有遇到的题目就畏缩不前,自己不愿去积极主动地思考,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开口说英语总有一种惧怕心理,怕出错,怕受老师责备,怕被同学耻笑。这种恐惧心理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时焦虑紧张,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表达,成为口语训练中的最大障碍。现在的英语课堂英语语言环境匮乏,学生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有限,他们的语言学习的主要环境只有课堂。加上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水平并不高,学生好象是会很多单词,可就是不知道怎么运用,,学生在英语课上不敢说或不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但自己的表达欠佳,不能陈述自己的观点,,不肯说,,又准备不足,,有畏惧心理,因而不敢放心地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建立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创造亲情气氛,使学生"愿意说".贴近生活的课堂教学,不仅是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前提,而且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为学生口语交际提供具体生动的情境,使他们感到语言环境是真实的,激发学习语言、体验语言的兴趣,变枯燥为生动,变乏味为有趣,实现语言知识和技能与学生的情感同步发展,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用英语、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乐园。如,在圣诞节前后,我事先让学生准备彩色纸等手工工具,教孩子们动手制作圣诞树,圣诞节贺卡,写圣诞祝语,唱圣诞歌等,并互赠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孩子们在真实的语境中不仅完成了英语学习,而且提高了语言口语交际能力。二、加强听、说、唱的练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以下几种方法:1、鼓励孩子们多听,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太持久,因此,必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即要求学生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眼到,即学生的眼睛盯着老师的唇形;耳到,即仔细分辨老师的发音;口到,即做到开口大声模仿;心到,即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教学时,我非常注重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并且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听的习惯。听录音不仅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更是一种手段。它可以让学生听到纯正、地道、流利的外国人的语音、语调,为今后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2、说说、唱唱,努力克服害羞心理。有的孩子害怕说,怕说错,但喜欢唱歌。为了让这些孩子克服害羞心理,我就经常让孩子们看少儿英语儿歌或童谣,一边看,一边唱,一边和他们做动作表演,使他们树立了自信心,更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样孩子们声情并茂的说唱表演,是课堂生动起来,是课堂充满乐趣和张力,鼓励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模仿是说的第一步。例如,在上新课之前,先让学生仔细听录音,并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跟读,增加了“说”的兴趣。通过大量的模仿,学生的舌头逐渐灵活起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