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76 心理科学 2001 年第 24 卷第 3 期
视知觉无意识加工的脑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柯学白学军隋南
(天津师范大学 b 理与行为研究中心 300074)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01)
摘要本文从脑的解剖和功能结构、神经网络联结及其突触活动基础角度,对视知觉无意识加工脑内可能
存在的信息加工方式进行了探讨。视知觉无意识加工既是一个不同特征在大脑的不同区域被平行分布加工
的过程,也是一个涉及正向和反向的信息序列加工及意识与无意识相互转化的过程。
关. 词:脸视知觉无宜识
sulciSTS)区域得到表达C21。G rady 等还用正电子
1 引言
发射技术(PET )研究发现,当对图象进行编码时,在
视知觉无意识加工存在两种基本的理论观点: 人脑两侧纹状体皮层(extrastriatcortx)的腹部和背
单一信息处理中心的脑模型推断,视觉刺激的各种部区域及中题区皮层(m ediatem poracortex)等区
;当对词进行编
中枢并由此形成知觉;脑的平行加工理论认为刺激码时,激活了与言语有关的皮层,包括左侧额叶皮层
的不同特征是在大脑的不同区域被平行分布加工(fro ntacortex),颖区皮层(tem poracortex)、顶叶皮
的二近年来,较多的电生理和无损伤测量等方面的层(parietacortex)等(31。这些证据表明,意识与无
证据支持脑的平行加工理论。因此,本文从脑的解意识加工在空间维度上涉及大脑多区域尤其是高位
剖和功能结构、神经网络联结及其突触活动基础角皮层的协调和参与,各种视觉特征是在视觉系统不
度对脑内可能存在的信息加工方式进行了探讨。主同皮层区域被平行分布加工〔PD P )的。实验结果也
要就各种视觉刺激特征的表征是怎样通过反复的相支持以诺贝尔奖得主Edelm an 为首的学派提出的动
互作用实现捆绑,脑的知觉加工是否有一个正向和态核心理论(dynam icorhypothesis),即认为不Ia1
反向的信息序列加工,以及意识与无意识相互转化的意识状态更可能与这些神经结构的动态协调相对
潜在的脑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基本的概述二应,或者说不同的意识状态对应不同的神经集群
各种视觉特征是在视觉系统不同皮层区域被平
2 脑的平行加工与视知觉无意识
行分布加工的,但是各种视觉特征是如何被捆绑成
S ahraie 等人用功能核磁共振技术(M R I)在一一个整体而形成知觉呢? 为此,许多科学家进行了
个盲视的病人身上探索了对视觉信号有意识加工和坚持不懈和努力的探索。Singer等人在猫视觉皮层
无意识加工时两种不同的神经活动模式。在知觉模 17 区用多电极在不同的位置记录了具有重叠感受
式中,在两半球 47 区和 18 区及右半球前额叶皮层的神经细胞的电活动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时
背侧区域可以观测到明显的神经激活;在无意识知发现,
觉模式中,也有高位皮层的激活,尤其在额叶皮层的进行了同步放电,尽管它们具有不同的方向特征偏
右内侧区和眼眶区有明显的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