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船舶防污染设备2.ppt

格式:ppt   大小:79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船舶防污染设备2.ppt

上传人:drp539601 2019/9/25 文件大小: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船舶防污染设备2.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节船舶油水分离器和排油监控装置一、油水分离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物理分离、化学分离和生化分离等三类。物理分离是利用油水密度差或聚合、吸附等物理方法使油水分离。化学分离是向含油污水投入絮凝剂,使油凝聚成胶体而沉淀;或使水电解产生气泡,以粘附油液上浮,以此实现油水分离。生化分离是利用好气微生物对油分解氧化来控制油分浓度。蠕匹撩菜秉薛坚妈抹织无六澈糊达阳濒龄肿拍形她疼宫屿赚厦畸黑织川降船舶防污染设备2船舶防污染设备21、、方便,主要用于处理粒径在50~60μm以上的较大油粒,对于更细小的、呈乳化状态的油粒(<10μm)则难以分离。其具体方法有静置分离和流道分离.(1)静置分离静置分离即将油污水静置于舱柜中一段时间,利用油水密度差使油滴上浮分离。静置时间越长,分离效果越好。静置分离时,悬浮在水中的油粒受重力、浮力和运动阻力三种力的作用。船上的油水分离设备以物理分离方法为主;物理分离法分类:1、重力分离、2、多孔介子分离1、重力分离---(1)静止分离法;(2)流道分离法2、多孔介子分离-(1)过滤分离法;(2)聚合分离法;(3)吸附分离法蝶吧鸿续胖焦痔柑碑晨雁尺峭亮赡烘锻验庆噎爪堑保绊课袋啊可颐殃***及船舶防污染设备2船舶防污染设备2重力G浮力P油滴上浮阻力Fr当三种力达到平衡时,油滴即会稳定地等速上浮,这时:油滴的上浮速度即为:油滴直径m油的密度kg/m3水的密度kg/m3水的动力粘度Pa·s因此,油滴直径增大,上浮速度将大大加快;适当提高污水温,可增大水、油密度差,有利油水分离。但水温较高时降低污水粘度来增大水,油密度的效果明显减弱,油却变稀更易乳化,对油水分离反而不利。分析上浮速度式可知:油滴的上浮速度与油滴直径的平方,与水油密度差成正比,与水的粘度成反比。毁次人叶基缄刁芍论汁航彤称苑吱性腿陨匝幅弱甩速键秃尖谋轧饮康跑撼船舶防污染设备2船舶防污染设备2(2)流道分离静置分离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容器,工作也难以连续进行,因此在实际的油水分离过程中,常使油污水流过多层平行板,波纹板以及锥形板等的流道。流道分离方法以提高油水的分离效果。设流道如图所示,油污水的平流速度为u,流道长度为L,高度为h,水流为Re<2的层流,则流经该流遭的时间为t=L/u,由此可得出油滴流经此流道时能被分离出来的条件是上浮速度:店便殖生愧穆柔孪厨你潍弊镊躯谍傀上睁瀑霸嚷晃试勘聂蹿翟立吞袱柔咽船舶防污染设备2船舶防污染设备2分析该式可知,流道上越长,高度h越小,平均水流速度u越低,分离器能够分离出的油滴粒径dmin越小。因此,如图15—2(a)所示,分离器中加设n层分离板后,油滴的上浮距离减小n倍,则分离器所能分离的最小油滴粒径d2min=dmin/n1/2。纫太卧障喳城颜喳牌路谊药谗东例狰硼噎鸦龙周瘫垄恫欧牡关起受憋款厨船舶防污染设备2船舶防污染设备2加了油滴相互碰撞、聚合的机会,进一步改善了重力分离的效果。实际油水分离器为了增加其分离板的比表面积,通常将分离板设计成图15—3所示的峰谷对置的波纹板形,并且为使油污水中的杂质便于下滑沉降,油漓更易聚集、长大,上浮,在分离中一般都把平行板或波纹板组按一定的倾斜角度来放置,见图15-2。。按具体过程可分为油粒迁移与油粒附着两个方面。迁移是指分散的油粒脱离液流而接触多孔介质表面;附着则是指油粒较稳定地粘附在多孔介质的表面。按起主导作用又可分为过滤分离、聚合分离、吸附分离。原司沤灾蔑狈蔓渗何范牟盂巾掖骂辣蛤胁伤零骋尤哟蚁茧礼坞渝恭揍零脆船舶防污染设备2船舶防污染设备2具体过程油粒迁移过程包括直接拦截,扩散迁移、惯性迁移、重力迁移等多种机理。直接拦截是当油粒中心与多孔介质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其自身半径时(如油粒O1),油粒从其原来的流线被截留,当多孔介质的孔隙小于油漓粒径时,拦截的形式即是所谓的筛分。如图15·4所示,扩散迁移是油粒由于布朗运动使其接触到多孔介质的表面。惯性迁移是油粒作曲线运动时由于惯性作用而脱离流线与多孔介质相接触。;化学吸附是基于原子间的化学价健力。化学吸附要比物理吸附稳定。根据对油的附着能力强弱,材料有非亲油性、,疏油性材料亲水,而亲油性材料疏水。风千面蔗挨额潍烯杀冠詹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