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村民组长先进事迹材料(最新版).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村民组长先进事迹材料(最新版).doc

上传人:ielbcztwz24384 2015/12/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村民组长先进事迹材料(最新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村民组长先进事迹材料
村民组长先进事迹材料
王剑飞,枞阳县金社乡龙口村笃山村民组组长,中共预备党员,现龄43岁。他有着一身强壮的身板,微笑的脸庞,黝黑的皮肤,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待人有着一副热心肠,做事有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是金社乡有名的种田能手。2016年承包经营了近800亩,种植优质粳稻和太湖糯,产粮480多吨,经营收入100多万元,获直接经济效益32多万元。同时带领本村及周边群众2000多户,通过承包圩田和反聘农民工,使他们人均收入达到3000余元,超过了当年全乡平均水平750元。几年来,他致富不忘乡邻投资25万元,用于机耕路和桥梁建设、土地复垦和底产田改造及捐资助学。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农民创业带头人。
一、致富谱新篇,开创新成果
在金社乡只要一提起王剑飞,大家都会竖起大姆指,连声称,一致认为他是个种田的好手,是农村致富带头人,更是大伙的贴心人,他致富不忘众乡邻。以前和别人一样在外地打工,2001年双抢回家,看到许多圩田都无人耕种,非常痛心,于是经过多方了解,发现种田还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从2002年开始将无人耕种的抛荒田和一些不愿种田农户的田集中起来,付给一定的租金,当年承包了100亩,纯收入3万元,周边农户也得到实惠。经过多年发展,到2016年承包经营了近800亩。2016年种植优质粳稻和太湖糯,产粮480多吨,经营收入100多万元,获直接经济效益32多万元。同时带领本村及周边群众900多户,通过承包圩田和反聘农民工,使他们人均收入达到3000余元,超过了当年全乡平均水平750元,。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农民创业带头人。
二、立志存高远,方显英雄本色。
王剑飞高中毕业后,未能实现他的大学梦。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他毅然放弃复读机会,只身来到江苏打工,在人生地不熟和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凭着自己精明能干和勤劳,在江苏打工的几年里,积蓄了10多万元的资金。外地打工回到家乡后,看到周边还有许多老百姓还没有过上富裕的生活,当时农民负担较重,经济来路不宽。村民们还依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在经营着,生活水平低下,如何找到共同致富的途径,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深思熟虑,他瞄上了离家不远的豸岭圩抛荒圩田(唐庄、长溪等村)。这些田对唐庄、长溪等村而言路途遥远,管理难度大,耕作成本高,加上当时稻价低,导致大面积抛荒,但这些圩田离他家非常近,耕种管理方便,这些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便主动与这些农户所在的村联系,要求承包经营圩田,交纳一定的承包金。长溪等村对这些种划不来,丢又可惜的圩田,正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经营方式,看他主动要求承包,便非常乐意的将圩田承包给他经营。一来可以抵消农业税和水费,二来也避免抛荒现象的发生,三来大家都有利,真是一举多得。2002年签订承包100多亩的合同,当年收益3万元。2003-2016年,国家对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他在承包经营过程中诚实守信,这几年,他与唐庄、长溪、龙口、等村签订了承包近800亩的合同,仅此给唐庄、长溪、龙口村集体增加收入11万元,受益农户达2000户。
在王剑飞的影响下,2003-2016年涌现了许多种植承包大户,全乡共计承包农田2万余亩,圩田土地流转面积达到90%,使金社乡圩区农民直接获得经济收入人均增加300元。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几年来,他深深地认识到,没有农技知识种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