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价值链整合及运营——赛格导航 GPS 应用的案例分析文/肖磊 朱凤涛引言进入新世纪,科技革命加速,经济节奏变快,新的经济模式也不断出现。在动荡的不确定的竞争环境中,企业战略制定也面临着挑战。porter 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内部价值链上的低成本或者差异化,资源观和核心竞争力也强调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分析。然而,面对着个性化的顾客,多变的需求,复杂的竞争,单个企业的力量越来越难以满足顾客要求,价值活动的完成往往要跨越不同的企业组织。现在,人们对价值链的理解已经超出了初始界限,价值链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比如由单纯的考虑利润到关注顾客价值,由聚焦企业内部价值链向企业外部价值链转变,甚至是价值链的时间和空间形态的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广泛,它们在不同的价值环节上相联结,围绕顾客需求整合成价值生态系统。企业可以安排供应商、合作者以及用户的角色,使它们在价值生态系统中联合创造价值。本文通过对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格”)在车载导航 gps 领域的案例,结合具体理论,来说明价值链整合的力量以及其运作。一、卫星导航产业及其价值链近年来,中大大提升,汽车也向大众消费发展。2006 年,中国汽车的保有量超过 4000 万辆,其中轿车保有量超过 1500 万辆。汽车产业带动了汽车电子的发展,信息技术同时也为汽车电子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作为交*产业,汽车电子比汽车制造本身更具吸引力。在此背景下,我国也重视汽车电子产业,避免汽车制造的“空心化”。卫星导航是汽车电子的重要部分,巨大的汽车市场背后是同样巨大的汽车导航市场。但目前我国车载导航安装率却不到 2%,而日本的汽车导航系统安装率高达 59%,到 2007 年,中国至少将有 60 万辆汽车装备导航设备,这显示中国车载 gps 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从 2006 年至 2009 年,中国 gps 车载导航系统的年增长率将达到 50%,2009 年终端的销售额预计将达 100 亿元。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由美国 60 年代末开始研制,1973 年系统方案正式诞生,1994 年建成实用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是目前最成功的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大部分组成。卫星星座由分布在 6 个轨道面上的24 颗卫星组成,目前在轨卫星 27 颗。gps 由美国国防部控制,可提供军民两种服务。2000 年美时向全球免费开放,gps 产业进入一个更加高速增长的时期。卫星导航产业价值链包括电子地图出版商、导航仪生产商、车载终端经销商、运营中心、定位平台提供商等多个环节(见表 1)。不同于传统的防盗器,gps 是主动式的网络系统,能为车主提供不间断的全天候服务,包括报警、出警前的铺垫和协助出警等工作。它不仅提供安全服务,还可以开发增值服务的广阔空间。 综合信息平台是未来汽车通讯与导航产品的发展趋势。这种平台将整合汽车通信和导航功能,成为一个可提供各种动态路况交通信息、汽车行驶信息、通信娱乐服务的综合汽车信息系统。早在 1996 年,通用旗下的 onstar 就提供包括领航、安全、休闲于一体的服务,成为业内最成功的公司。虽然车载导航功能丰富并在西方国家得以普及,但是在中国并未被广大车主熟知。在这个新兴的市场中,如何发掘更多的用户,推广导航产品一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