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拒斥的关系.pdf

格式:pdf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拒斥的关系.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0/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拒斥的关系.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1 3 0 心理科学 2003 年第 26 卷第 6 期
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拒斥的关系
王美芳陈会昌
〔) ( )
仑各共八
以施测时被试期中考试的语文、数学、政治和英语成绩
1 问题提出
作为原始学业成绩,首先把各科考试成绩以班级为单位转化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为标准分,并求得四科成绩的总分,然后再把总分以班级为
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社会价值观的单位标准化后作为被试的学业成绩指标。
获得、社会技能的发展、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等,而同 2 2一2 亲社会行为评定量表
伴关系不良则可能导致学校适应的困难,甚至可能对成年后采用C arlo 等人的亲社会行为评定量表评定被试的亲社
的社会适应带来消极影响。许多研究发现,同伴关系在青少会行为。要求被试用七点量表评定班内每一个同学的“助
年期比儿童期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例如,青少年对同伴文人”和“慷慨1,行为,分数愈高,代表亲社会行为水平愈高。以
化的遵从明显增强,感情重心由父母转向亲密的朋友等。因各班所有同学对每个被试“助人”和“慷慨”评分的平均分作
此,对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相关因素的探讨,不仅可以增进我为被试在该两项行为上的得分。由于两项行为的评分之间
们对青少年同伴关系的了解,而且有助于帮助他们建立良好存在显著相关(r= ,y < .001),故1i 其平均分作为亲社
的同伴关系、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从而为其成年后的社会会行为的指标。
适应奠定一定的基础。 3 同伴关系的同伴提名测验
有关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学业成绩、社会行为与其同采用同伴提名法评定儿童的同伴接纳与拒斥情况。要
伴关系联系密切。如,受欢迎者往往学业成统较好,被拒斥求被试分别写出自己在班里最喜欢的三个同学、最好的三个
者学业成绩较差;同伴接纳水平高的儿童青少年,亲社会与朋友〔积极提名)和最不喜欢的三位同学(消极提名)。对每
社交行为水平也较高。但是,一些关子儿童青少年杜会行为个被试所得的提名频次以班级单位进行标准化,以便于不同
与同伴关系的研究往往把亲社会行为、社交行为与领导行为班级的青少年的提名分数进行比较。被试的两项积极提名
笼统地作为杜会行为的一个维度,即杜交一领导行为,这样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 ,y < .001),故以其平均分作
就使研究所得结论不能很好地揭示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为同伴接纳的指标,以消极提名分作为同伴拒斥的指标。
之间的内在关系。此外,在单独考察儿童的学业成绩与同伴 2 3 施侧程序
关系或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的研究中,所得结论不能很好地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施侧前由主试按统一指
揭示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关系,如,有研究发现,在考虑导语训练被试学会便用七点量表。由受过训练的教育系高
了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后,学业成绩与同伴接纳、拒年级本科生和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主持施测。
斥的显著关系消失。我们曾对小学阶段儿童的学业成绩、亲
杜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拒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初步揭示了 3 结果分析
小学儿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