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童真高效课堂典型案例课题:《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年级:二学科:数学执教教师:王福梅第一步:设置目标【课堂目标】,做一做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能结合具体情景,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第二步:达成目标【课堂基本流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释标——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小组汇报、点评——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汇报——素养展示、反馈矫正——总结升华、拓展提升2【达标步骤及方法】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儿?和谁一起去的?(生积极谈自己的旅游经历)师:旅游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今天,老师想带领同学们一起跟着旅游团去我们山东最有名的泰山游玩,相信你们一定会玩的很开心!不过,今天我们去玩,是带着任务去的,你们在玩的过程中,要学会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并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具体问题和会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的。二、出示课堂目标(课件展示)。三、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课件展示)师:我们已经来到了进山的入口处,如果你是导游,你想知道什么呢?生预设: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师板书)一共需要多少张票?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师板书)……,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师: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生预设:9人一组,已经分了4组,还剩5人。师: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生预设:小汽车有12辆我们停了9辆大汽车。四、合作探究,: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1)独立思考,自主探究。(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师巡视,不同方法的学生板演)9+9+9+9+5=41(人)9×4=36(人)36+5=41(人)39×4+5=41(人)或5+9×4=41(人)(3)全班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比较这些计算方法,找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讲解自己的计算方法。生评价点评。(4)优化计算方法。(学生比较、讨论、交流总结得出最优的计算方法):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1)学生独立完成(2)AB生交流(3)优化算法为什么你们选择3×4-9=3(辆)这种方法呢?(学生汇报为什么),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生观察后自由发言:算式里都有乘法,都含有乘法和加法或乘法和减法两种运算。师继续引导:当有乘法和加减法时,应该先算什么?生:都是先算乘法。。师生总结: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先算乘法。5【拓展作业】二年级庆元旦做纸花,女同学分4组,每组做了9朵纸花。男同学一共做了32朵纸花。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决.【教学反思】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初次接触混合运算,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四则运算的基础,由于学生长时间习惯了从左往右运算的顺序依次计算,开始学习这部分内容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导致运算顺序的错误,因此在教学时从分步列式出发,让学生弄清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为什么先算乘法,再一步步引导学生接受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将学生推向认知发生的主体地位,引导探究,注重体验。一、结合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数学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