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pppccc8 2019/9/27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心得体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尼各马可伦理学》有感学号:20141303073姓名:陈淑云班级:全广告1401这个学期我读了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我知道最早提出"善"概念的是苏格拉底,并且他认为"善"是人生最高的目的。在本书中,亚里士多德沿用了苏格拉底对"善"的概念并且作为他研究幸福逻辑的起点。亚里士多德研究的"善"是以"人"作为对象的,即人的目的和活动是他说关注的。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是和人的行为密切相关的。而"善"作为幸福的一种体现是和幸福密切相联系的。亚里士多德将"善"分为三种,夕卜在的善,身体的善和灵魂的善。"至善"是此三种善的结合,就是所谓的善的顶点。亚里士多德提出”合乎德性”,在他看来,德性分为两种,一种是理性的德性,即后天的教育培养出来的,经过思考和推理获得的。另一种则是伦理的德性,即后天的风俗****惯所熏陶出来的。再者,幸福是现世的,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但是,幸福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是动态发展着的。那么,怎么样才是通往幸福的途径呢?首先是公正,公正是整个德性。其实在古希腊中,公正也被看做是一种独特的政治美德,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也把它作为是治理城邦的基本原则,亚里士多德认同这一点,也把公正作为幸福的途径,所以说,公正对于幸福来说是一个必要的前提。第二点,就是快乐,快乐是通往幸福的途径之一。虽然说幸福不完全等同于快乐,但是幸福并不排斥快乐。幸福作为一种现实的活动,需要快乐来补充。把德性、理性与快乐相融合,这样才会有善的快乐。追求美好的事物才会让人感到快乐。第三点就是中道,什么是冲道〃呢?中道是亚里士多德思想中的特征之一。与〃中庸"有相似之处。德性既然是关于感受和行为的,那么这些感受和行为就存在三种程度情况,过度,不及和中间。只有”中道”才是合乎德性的,所以要注意遵循"中道"的原则,才能获得"善"的幸福。最后一点就是德性和至善。幸福是通过德性获取的,德性在幸福的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具备德性的条件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当然,幸福光靠内在也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外在的善,比如良好的环境和和睦的家庭等,此外,还要有身体的善才能有机会和能力去享受幸福O亚里士多德关于友爱的讨论,很有意思。亚里士多德讨论了三个层面的友爱:有用的、快乐的、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