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信息安全与保密法.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信息安全与保密法.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信息安全与保密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信息安全与保密法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计算机这一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已经广泛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利用计算机存储数据、处理图像、互发邮件等,充分享受着计算机和网络带来的无比智慧和功能。计算机,尤其是网络的出现,给我们的工作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传统办公模式被彻底颠覆。但是,我们也清醒看到,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便利和快捷的同时,计算机信息安全也面临着极大的威胁。数据窃贼、黑客侵袭、病毒发布等居心叵测的人,无孔不入地入侵着我们的办公环境,信息安全保密问题业已成为各行各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下面我就计算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向各位作几点介绍,以求抛砖引玉。一、影响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的因素信息安全问题之所以产生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滞后性和信息网络自身的脆弱性。影响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网络技术本身存在缺陷首先是通信与网络的弱点。现代通信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有线线路容易遭受物理攻击,易被敌对势力搭线窃听(电话)。无线通信易遭空中截获,监听等等(***,一台计算机可以控制6个基站)。网络规模越大,通信线路越长,其安全系数就越小。其次是电磁泄漏。计算机硬件是由电子线路,电子元器件构成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与其它电子系统一样,不可避免地存在电磁泄漏问题。如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键盘、打印机、传输线路、网络端口2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电磁辐射,这些泄露的电磁信息可以还原成原来的信息,实验证明,未加防范的计算机设施开始工作后,用普通计算机加上截收装置,可以在一千米之内抄收其内容,目前窃取显示器的内容已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计算机截屏是目前秘密战线上决斗的主渠道,也是造成失泄密的主渠道之一。再次是系统漏洞。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系统等的安全漏洞,进行窃密与破坏活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设计一般着重于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效力,安全保密只是作为一项附带的任务加以考虑,系统的安全漏洞为入侵者提供了诸多可乘之机。各类软件系统总是存在一些缺陷或漏洞,有些是疏忽造成的,有些则是软件公司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有意设置的,还有些是软件开发公司与国外间谍部门合谋设置的,这些漏洞或“***”一般不为人知,但一旦洞开,后果将不堪设想。尽管通过“打补丁”的方式可以缓解由“漏洞”引起的问题,但是大多数人没有及时“打补丁”的意识,或者不会“打补丁”,造成计算机系统长期存在系统漏洞,这就给了一些别有用心人的可乘之机。最后是防不胜防的载体泄密。一是计算机剩磁效应泄密,计算机的存贮器分为内存贮器和外存贮器两种。存储介质中的信息被删除后仍会留下可读信息的痕迹。存有秘密信息的磁盘被重新使用时,很可能被非法提取原记录的信息。计算机出故障时,存有秘密信息的硬盘不经处理或无人监督就带出修理,就会造成泄密。在有些信息系统中,删除文件仅仅只删掉文件名,原文还原封不动地保留在3存储介质中,一旦被利用,就会造成泄密。飞速发展的数据恢复技术更是让剩磁泄密防不胜防,不仅是被删除的文件可以恢复使用,被格式化后的磁盘数据也可以完全恢复利用。(***门、日记门等)二是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移动储介质的种类日趋多样,软盘、优盘、移动硬盘、mp3、mp4、数码相机记忆棒等在工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优盘,由于其便于携带、方便存取,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工作中,大量秘密信息被存储在一个小小的优盘中。不少人用它私自下载和保存涉密文件,还有的人将工作优盘带回到家庭电脑中进行信息处理,甚至带着涉密的优盘逛街、访友,一旦丢失,损失巨大。除了这些泄密隐患外,优盘一旦被植入病毒,特别是“木马”病毒后,如果接入监狱涉密计算机,我们的涉密文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别有用心者窃取。因此,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虽然已经从过去的研究阶段进入到商品实用阶段,但是它的技术基础却是不安全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二是我国政府网络安全运行系数比较低,设防能力十分脆弱,难以抵御复杂的电子攻击。我国网络技术落后,对发达国家信息设备和信息技术存在着严重的依赖性,引进的技术和设备也缺乏必要的信息管理和技术改造,信息技术的命根子都捏在美国人手里。买电脑时,我们大概不会留意,硬盘来自希捷、操作系统来自微软、CPU来自英特尔、交换机来自思科,这些产品背后虽然都写着“中国制造”,但这些产品的核心技术4都掌握在美国人手里。而且,微软操作系统、思科交换机的交换软件,甚至某些打印机软件中嵌入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软件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另外,据国家安全部门消息,美国出口中国的所有密钥芯片都留有一个安全缺口,供美方有关方面随时启动。美国在信息技术研发和信息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就事先做好了日后对他国进行信息控制与制裁的准备。美国在信息上掌握了绝对的霸权,它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像网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