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7.配电网负荷控制与管理.ppt

格式:ppt   大小:24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7.配电网负荷控制与管理.ppt

上传人:dsjy2351 2019/9/28 文件大小:2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7.配电网负荷控制与管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力负荷控制装置由英国开始应用20世纪3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等先后研制出多种类型的电力负荷控制装置。7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电力负荷控制由分散型向集中型发展。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电力负荷控制系统90年代中后期,负荷控制系统功能已经得到扩充,成为一个实时综合管理系统——负荷管理系统LM(LoadManagement)。为了发挥用户在负荷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管理方式——需求侧管理DSM(DemandSideManagement)。(LoadManagement):供电部门根据电网运行的情况、用户的特点及重要程度正常时:对用户的电力负荷按照预先确定的优先级别,通过程序进行监测和控制,削峰、填谷、错峰、平坦系统负荷曲线,从而达到减小低效机组运行、提高电力设备利用率、降低供电成本、节省能源的目的;事故或紧急情况时:自动切除非重要负荷、保重重要负荷不间断供电以及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控制负荷目的:解决电力供求之间的固有矛盾,实现限电不拉闸,提高电网经济指标,保障电网安全。内容:、管理;;、分时计费等。,并且综合地了解各个地区的负荷总值、实行监督并进行记录打印;异常情况下给予报警处理,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地将系统的负荷水平降下来。通过定时和随机巡测,遥测电力用户的各种用电参数来了解其用电状况通过巡测,对用户终端的状态、定值进行查询可以根据电网运行情况及用户用电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用户终端的各种参数的设置通过对点控、组控、统控等方式,跳开用户的负荷开关,进行拉闸、合闸等命令,达到调整系统负荷、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目的。控制功能又分为紧急限荷和计划限荷两种方式。管理功能主要包括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等功能;档案管理功能;数据分析功能;外延多机联网功能;报表打印、;与上级负荷控制中心或计划用电管理部门交换信息;与计算机网络通信。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记录;开关状态信息的采集与记录;日、月分时电量的采集与记录;最大需量、最大需量时间量的采集与记录;对电能表数据进行冻结等。采集并向远方发送状态信息,状态变位优先传送实时控制和接受并执行负荷控制中心的命令并产生跳闸记录;并具有接收主站校时功能。具有装置故障和遥测越限报警功能。能当地或远方进行系统参数设置和功率及电量限值的设定。 负荷战略性节电战略性 增长负荷形成灵活负荷填谷是通过对负荷的直接控制或利用可间断用电的电价等措施,减少高峰需量,从而减少最不经济发电设备的运行,推迟新的高峰容量,以达到降低电力公司的费用。如果电力公司拥有充裕的运行费用低的设备容量时,修改季节性或峰外用电的电价和鼓励采用新工艺,能增加峰外时间的用电。将分时电价制、大型用电设备的轮用和储热方案等结合起来应用是鼓励用户提高用电效率,促进余热发电和其他技术,能降低整个用电时期的负荷需求量,从而推迟对新容量的需求并降低平均燃料费用。应用电气新工艺取得可控制的负荷增长部分用户愿意放弃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来换取减少供电费用或得到其他奖励。例如。预定需量供电,当电力公司根据协议要求将需量限制到预定水平时,允许用户在一系列减负荷办法中自由选择一种。(LoadShifting)削峰(PealClipping)柔性负荷(FlexibleLoad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