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小儿“五更泻”的治疗.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儿“五更泻”的治疗.doc

上传人:hqpkhvg379 2016/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儿“五更泻”的治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儿“五更泻”的治疗【摘要】正肾阳虚而不能温煦脾胃,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低下,黎明之前,阳气未复且阴气较盛,故脐腹作痛,肠鸣泄泻。中医称“五更泻”。而小儿由于年龄越小,发病率则越高。本论以多年临床经验,实践总结出一些治疗方法。【关键词】小儿疾病;五更泻;治疗方法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则呈水样为主症。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小儿年龄越小,发病率则越高。若久泻迁延不愈者,则易转化为疳证,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小儿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两脏常不足,而且肾常虚。脾胃虚弱,感受外邪,伤于乳食,均可导致脾虚湿盛,运化失司而发生泄泻。故《***集成》曰:“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泄泻日久则脾损及肾,造成脾肾阳虚,即为现在临床上称的“五更泻”。明代医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最早叙述了五更泻,指出:“脾肾虚弱,清晨五更作泻,或全不思饮食,或食而不化,大便不实者,此肾泻也。”中医认为,这种慢性腹泻多由肾虚引起,所以有“肾泻”之称。久泻无肾火,泄泻日久,肾阳虚衰为病之根本。肾阳虚衰,则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当黎明之前阴气盛极、阳气萌发之际,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临床表现为:久泻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色淡不臭,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恍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淡。临床上治疗小儿“五更泻”主要的方法有:中药煎剂、针灸、推拿手法以及脐部贴敷。1中药煎剂临床主要使用的是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味。方中的党参、白术、甘草为健脾益气;干姜、吴茱萸温中散寒;附子、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温肾暖脾,固涩止泻。2针灸治疗①针法:主选足三里、中脘、天枢。用补法。每日一次。②灸法:取足三里、中脘、神阙。隔姜灸或艾条温和灸。每日一次。3推拿手法[1]①治则:健脾补肾、温阳止泻。②处方:补脾经、补大肠、补肾经、分手阴阳、摩腹、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擦八?,久治不愈加揉止痢、拿肚角。每日治疗1次。在治疗过程中或有反复,应在饮食、大便恢复正常后,改为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3次,巩固疗效,以防反复。通过推拿手法治疗,促进脏腑气血循行,平衡脏腑阴阳,增强脏腑调节机能,恢复脾胃正常的运化和升清降浊的功能,从而恢复小儿正常的消化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