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古诗两首.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两首.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2/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两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马和中心校电子备课教案
教学时间

第 1课时
主备
教师
王晓丹
二次备
课教师
闫淑俊
教学内容
山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诗句中“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欣赏秋景图片后说说你眼中的秋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板书:《山行》)。
2、释题:在山上行走。
3、简介作者: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尝试学****读诗明意。
(一)自主学****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
2、请生朗读,互相评价。
3、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二)“扶”学第一句。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斜”:用“简笔画演示”法。“寒山”:用学生“介绍”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注意调整说话顺序。
3、总结学****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三)“半扶半放”学第二句。
指导学生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并结合讲解“生处”的写法。
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四)“放手”自学三、四句。
(五)以画为媒,加深理解。
(1)《山行》中的杜牧,他悠然自得地背着双手,在欣赏着山中的哪些景色?我们读读古诗,看看诗中有没有这些景色,如果有就做一下标记。
让学生对“秋”也有了一个更具体、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为学****古诗做好了铺垫。
这一环节中“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在这一环节中先让他们尝试学****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为主动学****br/> (2)结合我们刚刚看到的景色,选一选“径”“斜”在句子中的意思。
(3)结合插图,你能试着说说全诗的意思吗?
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让学生通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
2、引导想象: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3、播放课件感受枫林的绚丽指导读好后两行。
诵读诗句,体验美感。
1、了解了整首诗的意思,你知道诗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