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整理知识点精选.docx

格式:docx   大小:76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整理知识点精选.docx

上传人:taotao0d 2019/10/1 文件大小:7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六年级下册科学整理知识点精选.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六年级下册科学整理知识点(精选)————————————————————————————————作者:————————————————————————————————日期: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资料(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人的视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3、(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工作、学****的许多方面。4、放大镜是也叫(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与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6、放大镜的构造是(镜片)、(镜框)、(镜柄)。7、(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8、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9、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两种。10、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12、公安人员用放大镜(观察现场找到的纤维和指纹等);农业科技人员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花或种子);牙医用放大镜(看病),老人用放大镜读书看报。13、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14、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15、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触角具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功能。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的形状(不同)。1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昆虫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广,它们有着和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领)。17、蚜虫喜欢吸食植物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草蛉吸食蚜虫的体液。18、我们身边不仅有精彩纷呈的(昆虫世界),还有一个种类繁多的(物质世界)。1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20、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2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22、不同物质的颗粒,形状大小(不同)。23、制作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法)/(蒸发法)和(降低温度法)。24、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