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静电的产生和消除.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静电的产生和消除.doc

上传人:kt544455 2019/10/1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静电的产生和消除.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中有:(油气)管道,应采取下列防雷措施:1输油(油气)管道的法兰连接处应跨接。当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液体静电的火灾危害与防火设计低电导率的液化烃、可燃液体(如石脑油、汽油、煤油、柴油、液化石油气、溶剂油等)的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都可能因静电而导致燃烧爆炸。液体在贮运、生产过程中的相对运动引起电荷的分离、积累和放电,而成为一种引火源。在实践中,如设计、操作不当,液体静电将形成一种潜在的火灾隐患。本文简述液体静电火灾爆炸条件及控制,并对防火设计中常遇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液体静电产生方式和放电形式液体与固体、液体与气体、液体与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之间,由于搅拌、沉降、流动、喷射、飞溅等接触与分离的相对运动会形成双电层而产生静电。静电产生受物质种类、杂质、表面状态、接触特征、分离速度、带电历程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介质中混入杂质、表面粗糙、表面受氧化、分离速度高将使静电增加,当液体的电阻率在1011~1015Ωcm时(如汽油、苯等),其积累的静电荷不易消失,静电的危害性较大。由于液化烃、可燃液体生产、贮运过程中工艺的多样性,不同运动状态下液体静电荷的产生和积累的方式各异,其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种极性离子吸附于分界面上,并吸引极性相反离子,形成扩散层,当液体相对分界面流动,就将扩散层带走,产生电荷分离。对于单相液体,带电量与液体流动状态有关,湍流比层流的危险性更大。如果电导率足够低,其流出管道电荷密度与液体线速度有关,流速越大,电荷密度越高。 ,过滤器的滤芯相当于很多个平行的小管线,过滤越细密,电荷产生量越大,通过微孔的过滤器产生的电流比通过管道产生的电流大几个数量级。 ,有两个过程将产生带电的雾云:当液注分裂成液滴,则在管路内产生的电荷分散到各液滴上,从而形成带电雾云;液注喷射到障碍物上,在接触部位能产生额外的电荷,从而使形成的雾云带更多静电。 、混合、取样、检温等的相对运动容器内液体的相对运动产生静电,其产生的机理与液体流经管道时相类似,静电量大小决定于液体电导率、液体与同它相接触的固体的相对运动。静电的积累对生产、贮运时有很大的危害,静电能量虽然不大,但其放电时电压很高,可能作为引火源导致燃烧爆炸。静电放电是消失静电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放电形式主要有电晕放电、刷形放电、火花放电等。在有可燃液体的作业场所,可能由液体静电引起火灾;在有蒸气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可能由液体静电引起爆炸。二、常见液体静电火灾隐患 ,并由于液体在表面上飞溅和撞击将引起更大的静电电荷。而且,由于电荷没有充分时间张弛,表层电荷密度较高。同时,喷溅式卸油更易形成油雾及爆炸性混合物,危险性大大增加。目前,部分汽车加油站的地下直埋罐卸油仍采用顶部喷溅方式。《江苏省加油站消防安全标准》第六条“防火防爆措施”中规定,“禁止采用非密闭喷溅方式”;《小型石油库及加油站设计规范》规定,“”。由此可见,采用上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