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弹簧计算题讲解.doc

格式:doc   大小:3,062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弹簧计算题讲解.doc

上传人:2286107238 2019/10/1 文件大小:2.9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弹簧计算题讲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三专题复****弹簧****题讲解)1.(13分)如图所示,将质量均为m厚度不计的两物块A、B用轻质弹簧相连接,只用手托着B物块于H高处,A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B,B物块着地时解除弹簧锁定,且B物块的速度立即变为0,在随后的过程中当弹簧恢复到原长时A物块运动的速度为υ0,(1)B物块着地后,A向上运动过程中合外力为0时的速度υ1;(2)B物块着地到B物块恰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的过程中,A物块运动的位移Δx;(3)第二次用手拿着A、B两物块,使得弹簧竖直并处于原长状态,此时物块B离地面的距离也为H,然后由静止同时释放A、B,、B后,.(13分)(1)设A、B下落H过程时速度为υ,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分)B着地后,A和弹簧相互作用至A上升到合外力为0的过程中,弹簧对A做的总功为零.(1分)即(1分)解得:(1分)HAhBhAhBhAhBhAhBhAhBhxxxυ1hυ2h原长(2)B物块恰能离开地面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弹力大小等于mg,B物块刚着地解除弹簧锁定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两次弹簧形变量相同,则这两次弹簧弹性势能相同,设为EP.(1分)又B物块恰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A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2分)得Δx=H(1分)(3)弹簧形变量(1分)第一次从B物块着地到弹簧恢复原长过程中,弹簧和A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1分)第二次释放A、B后,A、B均做自由落体运动,由机械能守恒得刚着地时A、B系统的速度为(1分)从B物块着地到B刚要离地过程中,弹簧和A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1分)联立以上各式得(1分)3.(20分)如图所示,一轻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轻弹簧下端与地面固定,上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水平钢板,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钢板h=5m的高处自由下落并与钢板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失。已知M=3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小球与钢板第一次碰撞后瞬间,小球的速度v1和钢板的速度v2。,以小球自由下落的瞬间为计时起点,以向下方向为正方向,在下图中画出小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v--t图线。要求至少画出小球与钢板发生四次碰撞之前的图线。(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按画出的图线给分)4.(12分)如图1—10(a)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l1、l2的两根细线上,l1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l2水平拉直,,求剪断瞬时物体的加速度.(1)下面是某同学对该题的一种解法:解:设l1线上拉力为T1,l2线上拉力为T2,重力为mg,物体在三力作用下平衡T1cosθ=mg,T1sinθ=T2,T2=mgtanθ,剪断线的瞬间,T2突然消失,=ma,所以加速度a=gtanθ,方向在T2反方向.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请对该解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2)若将图(a)中的细线l1改为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弹簧,如图1—10(b)所示,其他条件不变,求解的步骤和结果与(1)完全相同,即a=gtanθ,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请说明理由.19.(12分)(1),l1上的张力大小发生了变化.(6分)(2),弹簧l1的长度未发生变化,T1大小和方向都不变.(6分)5.(16分)水平面上放有质量为M和m的两个物体,且M=2m,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中间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开始弹簧处于原长,如图所示。现给M施予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使两物体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求运动稳定后弹簧被拉伸的长度Δx。23.(16分)对整个系统有F-μ(m+M)g=(m+M)a(6分)对m有kΔx-μmg=ma(6分)解得Δx=(4分)6.(18分)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A和长平板B的质量分别为mA=5kg,mB=15kg,劲度系数k=×103N/m的轻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A、B上,A、B之间无摩擦,原先弹簧处于自由状态。现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水平恒力F1、F2分别同时作用在A、B上,F1=F2=200N,在此后的过程中,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Ep=kx2,其中的x为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试求:(1)开始运动后的某一时刻,A、B两物体的速率之比;(2)当两物体的速度达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3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