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工匠精神.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匠精神.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0/2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匠精神.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职学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做法与经验“工匠精神”——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开拓创新的精神。“工匠精神”其核心是精益求精,特质之一是职业专业技能。提起“工匠”,人们的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那些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可能是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还可能是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而每位中职教师的心里,也都驻着一位“工匠”,他们也用“工匠精神”引领自己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前行。在他们眼里,所谓的“工匠精神”就是对教学的精益求精、对知识的一丝不苟、对娴熟技能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在石家庄市第三职业中专学校汽修专业实训室里,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中职专业教师的这种“工匠精神”。郑永,石市三职专汽修专业教师,从教14年,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名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运用与维修赛项裁判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汽车美容装饰养护高级技师,汽车维修技师。在汽修实训室里,郑老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迅速而准确地测量出气缸内径,从臂部到手部,从身体到视线,每个细节都一遍遍地强调、示范、训练着;在打开的引擎盖前,郑老师一根根地讲解上百条电线的作用和测量方法。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汽车维护、维修项目的训练,都是精雕细琢的创作。郑老师始终跟自己较劲,奔跑在追求极致的路上。【故事一】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虽然郑永老师毕业于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维修专业,而且有两年多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但面对教学,他没有把这些当成老本,对专业新技术新技能的学习从未放松。俗话说:“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拥有一桶水”。郑老师却要求自己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是一桶常换常新的水。为此,他坚持不断学习汽车新技术,每年研习两种以上新车型的维修手册到精通的地步。每一种车型发动机系统、电气系统、ABS系统、车身附属设备系统等几大部分的手册从地面落起来能和桌子一般高,数千页的手册,上万条的操作规程,郑老师要逐条学得一次面对克鲁兹车型的空调风扇电路,因其不同与其它车型,而且结构更加复杂,郑老师整整两天两夜泡在实训室里,全身心投入到查资料,研究原理,检测电路,分析数据的工作中,全然忘记了吃饭,连续两晚工作到了凌晨,最终终于攻克难题,彻底掌握了电路原理、操作规程及控制方式。其实,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半人高的手册页页都有他的手迹,郑老师还经常为技术上的疑点走访企业,向行业专家请教,积极参加行业新技术培训,让自己的业务水平跟上行业的发展。用郑老师的话说就是:“只有老师冲在了前面,才能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不过时,不落伍。”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郑永老师除完成正常教学任务,担任专业部副部长的工作外,还主动挑起了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的重担。每年12月份的市赛,来年4月份的省赛、6月份的国赛是一个周期,基本覆盖了整一年。参赛学生一届又一届更换,大赛规程及标准一次又一次更新,不同级别的比赛,车型及技术标准都各不相同,即使是同级别的比赛,每年标准和要求也会随汽车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程度的变更。郑老师在指导学生训练前,总是要先把自己练出来。是比赛就要有严格的时间限制,郑老师和同事每次在比赛前都要先将比赛规程吃透,自己反复演练,编排出最科学省时的工作流程,将所有检测内容按方位分类归纳,让单位时间内工作效率达到最高。他结合自身体验,将工作流程的各环节都设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