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论文————————————————————————————————作者:————————————————————————————————日期: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姓名:李雪珍(班级:电子1501学号:1151230119日期:2019-09-05)什么是可编程逻辑器件?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全称为:programmablelogicdevice即PLD。PLD是做为一种通用集成电路产生的,他的逻辑功能按照用户对器件编程来确定。一般的PLD的集成度很高,足以满足设计一般的数字系统的需要。这样就可以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而把一个数字系统"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必去请芯片制造厂商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了。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是能够为客户提供范围广泛的多种逻辑能力、特性、速度和电压特性的标准成品部件-而且此类器件可在任何时间改变,从而完成许多种不同的功能。PLD的另一个关键优点是在设计阶段中客户可根据需要修改电路,直到对设计工作感到满意为止。这是因为PLD基于可重写的存储器技术--要改变设计,只需要简单地对器件进行重新编程。一旦设计完成,客户可立即投入生产,只需要利用最终软件设计文件简单地编程所需要数量的PLD就可以了。典型的PLD由一个“与”门和一个“或”门阵列组成,而任意一个组合逻辑都可以用“与一或”表达式来描述,所以,PLD能以乘积和的形式完成大量的组合逻辑功能。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优点PLD不需要漫长的前置时间来制造原型或正式产品-PLD器件已经放在分销商的货架上并可随时付运。PLD不需要客户支付高昂的NRE成本和购买昂贵的掩模组-PLD供应商在设计其可编程器件时已经支付了这些成本,并且可通过PLD产品线延续多年的生命期来分摊这些成本。PLD允许客户在需要时仅订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使客户可控制库存。采用固定逻辑器件的客户经常会面临需要废弃的过量库存,而当对其产品的需求高涨时,他们又可能为器件供货不足所苦,并且不得不面对生产延迟的现实。PLD甚至在设备付运到客户那儿以后还可以重新编程。事实上,由于有了可编程逻辑器件,一些设备制造商至今正在尝试为已经安装在现场的产品增加新功能或者进行升级。要实现这一点,只需要通过因特网将新的编程文件上载到PLD就可以在系统中创建出新的硬件逻辑。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历史20世纪70年代PROM(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早期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只有可编程只读存贮器(PROM)、紫外线可按除只读存贮器(EPROM)和电可擦除只读存贮器(EEPROM)三种。由于结构的限制,它们只能完成简单的数字逻辑功能。每个集成电路芯片具有特定的逻辑功能,使用方法简单,但不足之处是器件功能灵活性差,对于较大的数字系统,往往需要几十甚至几百个集成电路芯片,这对于减少数字系统的体积、降低功耗不利。因此,标准化的通用数字集成电路器件难于满足整机用户对系统成本、可靠性、保密性及提高产品的性能价格比的要求PLA(可编程逻辑阵列器件) (ProgrammableArrayLogic):PLA由一个可编程的“与”平面和一个固定的“或”平面构成,或门的输出可以通过触发器有选择地被置为寄存状态。PLA器件是现场可编程的,它的实现工艺有反熔丝技术、EPROM技术和EEPROM技术。PLA器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