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韩澎湃开题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7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韩澎湃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wenjun1233211 2019/10/3 文件大小: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韩澎湃开题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分子印迹法对棉酚手性分离的研究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班级100422姓名韩澎湃学号100422102导师赵晨2014年03月03日毕业设计(论文)综述(题目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及研究意义)棉酚(gossypol),经提纯精制后的棉酚应是黄色晶体,其分子式为C30H30O8;分子量为518。棉酚在不同溶剂中所得晶体具有不同的熔点,这是由于结晶过程中放热不同所造成。棉酚易溶于二恶烷、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仿及毗吮,微溶于环己烷及高沸点的石油醚(~110℃),不溶于低沸点的石油醚(~60℃)及水。棉酚最引人注目的用途是用作医药。70年代我国医学工作者最先发现了棉酚的抗生育作用,经精制的醋酸棉酚以每天口服20毫克的剂量用作男子节育药,此后各国学者先后发现棉酚有抑制癌症的作用,发现棉酚对胃癌、肺癌、肝癌的疗效比较好。对肠癌、食道癌斌膀胧癌奋宫颈癌也有一定疗效。而且左旋棉酚与消旋棉酚相比具有更好的抗肿瘤活性。以棉酚作为模板分子,解决一般分子印迹法进行手性分离时需用纯对映体作为模板,而纯对映体难获得的问题。拆分合成药物一直是制药工业中的难题。那么,有效、简便、快速的拆分方法的研发备受瞩目。分子印迹是合成一种高聚合物质对特定目标分子进行选择性识别和分离的技术。本项目就是建立一种可快速、高效地对药物进行手性拆分的方法。选用手性试剂作为单体。同时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解决模板分子与MIP结合和洗脱时存在的问题,和MIP结合位点过少的问题。因此采用分子印迹法是在一种有效、简便、快速的方法。分子印迹,又称分子烙印,属于超分子化学中的主客体化学范畴,是源于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化学等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imprintingtechnique,MIT)是指制备对某一特定的目标分子(模板分子、印迹分子或烙印分子)具有特异选择性的聚合物的过程。它可以被形象地描绘为制造识别“分子钥匙”的“人工锁”技术[1]。分子识别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怎样模拟这种识别能力。一种方法是应用小分子环状或桶状化合物如冠醚[2]、穴醚[3]、环糊精[4]和杯芳烃等低分子量的大环化合物[5-6]。形成了一个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独立边缘学科—超分子化学[7]。这些化合物主体分子对一些物种,尤其是金属离子表现厂较高的选择性,克服了生物分子的一些缺点,在识别富集和识别分析中展现了一定的应用前景,但这些化合物设计复杂,需要严格的合成技术,合成周期相对较长,而合成后的化合物识别性能通常不如生物分予,其选择性也不能预知,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来确定,这一过程相对费时、费力,成本高。因此,研究既有制备简单,稳定性好等优点,又有较高结合特性的主体仿生模型,已成为今日化学的焦点。分子印迹技术是20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当前的分子识别研究中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它是一项为建立一个能够对模板分子形状和官能团位置进行“记忆”的三维网络而使用的合成技术。如果以一种分子充当模板,其周围用适当的单体和其形成配合物,用交联剂交联后,除去模板分子,聚合物就留下了与此分子相匹配的空穴。如果构建合适,这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就象锁一样对此钥匙(模板分子)具有选择性。分子印迹的出现源于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