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探究性教学的实施策略.doc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探究性教学的实施策略.doc

上传人:pppccc8 2019/10/4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探究性教学的实施策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探究性教学的实施策略陈亮朱德全2001年9月我国开始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究性教学成为其推动力。然而,时至今日,探究性教学在具体实施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一套行之有效且操作性强的实施策略。因此,建立一套澡作性和适用性强的实施策略是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必需的,也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问题。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探究性教学大致包括产生问题意识、形成假说、整合资料、得出结论、验证结论、反思与评价六个阶段。这也是我们进行探究性教学所必须经历的六个步骤。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盖泽尔斯把“问题”分为三类:其一,呈现型问题。这类问题是由教科书或教师给定的,答案往往是现成的,问题解决者只需要“按图索骥”,就能获得与标准答案相同的结果。其二,发现型问题。这类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或发现的,可能有已知的答案,也可能还没有已知的答案,因此,它们往往通向发现和创造。其三,创造性问题。这类问题是人们从未提出过的,全新的。在我们目前的教学中,呈现型问题是出现频率最高、最典型的问题,而发现型问题只是在某些教师的某些课堂上才会出现,创造性问题则更是少之又少,或者可以说在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几乎没有。我们这里所说的产生问题意识,主要指的就是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当中,激发他们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和好奇心,从而提出问题,这里的问题主要是发现型问题和创造性问题。因此,要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在具体的探究性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具备如下三种意识:对象意识。在教师眼中,每个学生都应是有个性、有特色、有思想的鲜活个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发展倾向、特长、爱好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情况,甚至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人”;另外,既然学生有意识,会思考,那么教师就应该相信学生的留慧和能力,应放手让学生大胆地提问、大胆地假设。环境意识。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与“心理的自由”是创造的两个条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民主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此教师要做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性行为:不反对猜测,特别是具有一定道理的猜测;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有高度的容忍精神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不断思考、实践;尊重学生,使学生在决定探究什么问题时有真正的发言权;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和想像,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一个在你看来是不切实际甚至荒诞的问题就反对甚至嘲笑学生;教师可以充当“未知者”和学生一起探究,这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而且增强了师生互动,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直接向学生提供定义、解释概念、给出答案、陈述结论的单向、枯燥的知识传递方式。激趣意识。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首先,提供相互矛盾的事件,呈现令人困惑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切实帮助学生克服初始阶段的困难,稳定学生的兴趣;其三,培养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假说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根据不多的事实材料,运用已有的科学原理,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对所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出来的一种初步设想。假说既是一种带方向性的、有待验证的学术思想,又是一种组织研究过程,确定研究逻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