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相关支持性文件(第四册隐患排查治理)友缘化学(昆山)有限公司2011年2月2日目录4、隐患排查治理(1)隐患排查制度(2)隐患排查计划(3)隐患排查记录表(4)隐患整改通知书(5)绩效考核制度(6)绩效考核表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根据安全标准化管理要求,为及时排查安全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规避风险,并为整改提供准确信息和依据,达到除患及时发现,整改及时到位,不断消除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防止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一、一般要求1、制定隐患排查制度,确保所进行的安全检查覆盖所有的作业现场、活动、设备、设施、人员和管理,严格按要求进行排查和整治,努力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留空位、不留隐患”,提高检查的有效性。2、针对检查内容、检查频率、检查范围、检查人员要求,制定检查制度。3、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反馈渠道。4、应对所有安全检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类安全检查方法和技巧。培训内容为危害识别、危害分类、有效的补救技术和报告的要求。5、安全检查的频率应依据风险水平确定。6、在检查发现的问题未彻底消除前,应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临时措施,以避免隐患被触发引起事故。7、应定期对安全检查的结果进行评审,并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更新检查内容和方法。第年或在有变化发生时对检查表进行回顾和更新。8、所有安全检查应记录存档,并可获取。9、检查的结果应作为安全考评的依据。二、巡视检查1、制定综合隐患排查制度,明确各级的检查时间,明确检查内容,考虑各级检查之间的联系,确定检查部门和检查人员。2、检查频率:以每季度末检查一次为宜。3、综合安全检查表包括下列内容:识别并纠正不当的可能导致伤害的作业环境;识别并纠正不当的可能导致伤害的行为;识别不当安全的设备、设施与工具;识别员工对个体防护用品的依从情况;识别人机功效的需求;识别纠正和预防行动的效力。4、保持综合检查记录,并可获取。5、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6、对重大不安全因素和行为立即报告并采取行动。7、管理层应对综合检查报告内容及建议作出回应及采取行为。8、管理层的意见应反馈给提交报告的部门。三、例行检查1、制定例行检查制度,明确各级管理机构例行检查内容和检查人员职责。2、各级管理机构应对其责任范围内安全管理情况定期进行了例行检查。3、检查频率:以每半年检查一次为宜。4、例行检查员内容包括:为实施标准化系统所提供的组织保障情况;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安全检查与纠正措施、隐患整改情况;标准化作业落实情况;员工参与标准化作业落实情况;违章违规情况;应急响应的准备与演练情况;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四、专业(项)检查1、制定专义(专项)检查制度,明确检查部门职责及检查责任。2、检查频率:针对检查对象的风险等级定期按计划进行。3、检查频率:检查人员要求:应经培训,熟悉并掌握检查方法和技巧。4、专业(项)检查对象,主要针对风险等级较高或对生产安全影响较大的危险单元。5、根据确定的专业(项)检查类型编制检查表;6、编制要求检验设备的登记表、索引表,包括:用于检验的设备的唯一性识别;校准方法,要求的精确性,校准周期;环境条件,参考标准;校准资质与要求,校准状态;处理保存和存放方法。7、保存已完成的专业(项)检查记录,并方便获取。8、专业(项)检查可由企业的有关专业部门进行,必要时也可要求中介机构进行检查。9、专业检查应定期进行,发现影响系统安全的重大隐患时,应及时进行了专业检查。五、综合检查1、制定综合检查制度,明确检查部门职责和检查人责任,并针对通过检查识别出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行动。2、检查类型:节假日前的安全大检查,明确连续放假时间3天(含3天)以上的节假日;主管部门布置的安全大检查,按要求时间和内容进行检查。3、检查组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的适合检查要求的人员参加。4、内容一般包括:重大风险的控制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执行情况;有关专项工作开展情况;其他有关情况。5、针对识别出的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行动。安全检查计划2011年度检查类型检查计划综合检查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部门检查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专项检查上半年下半年班组检查周次12345678910111213周次141516171819202**********周次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周次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岗位巡查每班二次安全员检查每周三次全员检查每月二次注:1、定期检查后将具体日期填入计划表;2、巡查按计划要求频次进行;3、保存检查记录及相关不符合处理报告。安全检查记录表部门:生产现场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检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