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作者:————————————————————————————————日期: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第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它所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后果,它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之上,以总量分析为特征,其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重置投资:用于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亦即折旧。支出法:根据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算GDP。收入法:根据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来计算GDP。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和实际GDP之比,它衡量了和某一基年相比,报告期各产品的价格平均变化幅度。第十三章均衡产出:与计划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为均衡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经济主体想要的支出。消费函数:根据凯恩斯理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叫做消费函数。若假定两者呈线性关系,消费函数可写成C=的方程形式,即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平均消费倾向:指人们的消费支出在其收入中所占比例,可记为APC=C\Y。边际储蓄倾向:MPS,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储蓄量的增加。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ki=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同的数量增加或者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kb=1,即政府依然预算平衡,但国民收入增加。自发性投资:不受国民收入或者消费的影响而进行的投资,它是一种独立的由非经济因素引起的投资。棘轮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在相对收入消费理论中提出,指长期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稳定性对短期消费减少具有抑制作用。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提出,其核心理论在于,消费不单纯取决于现期收入,人们根据自己一生所能得到的劳动收入和财产,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平均安排消费,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人一生的平均消费为C=WL\NLXYL。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其核心理论在于,消费取决于永久收入,偏重对未来收入的预测,可用公式YP=第十四章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使各期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供给价格或者重置价格。IS曲线:一条反映产品市场均衡情况下,利率和收入反比关系的曲线,在此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LM曲线:一条反映货币市场均衡情况下,利率和收入正比关系的曲线,在此组合下,实际货币需求等于实际货币供给。流动性偏好: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可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流动性偏好对货币产生的需求分为三种: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流动性陷阱:也称凯恩斯陷阱,当利率已经极低,人们预期利率不会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只会跌落,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因此即使增加货币供给量,也不会再使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