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电解池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解池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0/5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解池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4-3电解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电解池执教者蔡冰株洲市茶陵一中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是人教版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教材主要介绍了电解原理以及电解原理的应用。电解属于电化学知识范畴,是中学化学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电离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本节教材可分为三个部分:电解原理、电解反应规律和电解原理的应用。把握教材意图后,我把本节内容安排为三课时完成。本设计为第一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电解质溶液导电、氧化还原理论、原电池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学习电解原理在分析问题时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对于电解池工作原理的微观想象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学生求知欲较强,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正在逐渐形成。、氯化钠溶液的电极反应式,,回顾戴维的电解苛性钾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离子的移动方向和电极的单质产物,并类比猜想电解氯化铜溶液的产物。,设计单质产物的验证方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工作原理,并指导他们完成《实验分析报告》。,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分析报告》,以帮助他们理解电解NaCl溶液的工作原理。、实验获取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科学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相互启发,体会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感受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重点理解电解原理、“阳氧阴还”电极反应规律难点理解电解原理,初步掌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教学流程环节与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安排新课引入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制定相应的学案;根据学生情况,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戴维的发现”视频,介绍电解法在元素发现中的作用,模拟电解熔融苛性钾实验。《实验分析报告1》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熔融状态的KOH在通电前、后的变化。“科学猜想”,并完成相应的学案。观看视频,了解电解法在元素发现中的应用,初步认识戴维发现钾的实验。听完教师的讲解后,在学案中完成《实验分析报告1》以学案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分组便于小组合作学习。指定“小组代表”以引导小组讨论的方向创设问题情景,激起求知欲,揭示课题进一步激发探究电解池的兴趣,降低“科学猜想”活动的难度,并为本课中的电解氯化铜溶液、氯化钠溶液两个实验的原理分析做铺垫。(2分钟)实验设计(8分钟)实验验证(5分钟)原理分析(5分钟)概念总结(1分钟)分组实验(12分钟)课堂小结(2分钟)“知识链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分别验证上述单质是否产生。,并引导学生总结现象。,完成《实验分析报告2》。。借助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电流回路的形成。并指出电解过程中实现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特别强调“阳氧阴还”的电极反应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