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5的乘法口诀》说课王勋妹一、说教材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部分的《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这部分把乘法口诀和意义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结构。教材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在编写口诀的过程中知道一些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乘法口诀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必备的知识。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应用口诀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抽象、概括、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经历编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教学难点:学生自己尝试探究并得出5的乘法口诀。二、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本课借助于多媒体和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其经历体验的过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并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三、说教法、学法1、口诀的编制建立在解决问题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口诀的编制都要与乘法的意义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编制乘法口诀不能脱离乘法的意义,要把解决问题和编制乘法口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2、利用直观教学。借助情景图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抽象出乘法口诀。3、引导学生用探索的方式学习乘法口诀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在具体的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2、在独立思考、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之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3、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四、说教学程序5的乘法口诀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并形成乘法基本计算能力的第一个知识版块。乘法口诀这一教学内容学生是第一次遇到,因此在设计时分了三个环节:(一)激趣导入,孕育口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节课从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入手,调动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接着让学生说说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两只手有几个手指,为新知作好铺垫。(二)自主探索,创编口诀。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这个环节我采用半扶半放的教学方式,先师生合作根据乘法算式探讨得出“一五得五”和“二五一十”的口诀,再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其它乘法口诀,让学生参与编口诀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敢于探究,勤于动手,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个过程,主要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