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支气管肺炎的医疗护理提纲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按病理形态的改变可分为一般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支气管肺炎两类。前者多由细菌所致,后者则以病毒为主。临床上常笼统地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二、病因感染:病毒、细菌及其他感染,病毒中常见的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次为腺病毒、流感病毒;细菌以肺炎链球菌多见,其他有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其它:如低出生体重,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患儿易患本病,且病情严重,容易迁延不愈,病死率较高。三、临床表现起病急骤或迟缓,多数发病前先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轻者先有流涕、轻咳、低热、纳差,1~3日后突然高热,体温38~39℃,咳嗽加剧、气促而发病;也有突然发热、咳嗽、气急、烦躁而发病者。弱小婴儿大多起病迟缓,发热不高,咳嗽和肺部体征均不明显,常见拒食、呛奶、呕吐或呼吸困难。肺部听诊:早期胸部体征常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变粗或稍减低,进而病灶扩大可有叩浊音,两肺可闻及细小水泡音,尤以两肺底深吸气时为著;恢复期出现粗大的湿啰音。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初期为刺激性干咳,极期喘重而咳嗽反稍减轻,恢复期变为湿性咳嗽伴喉中痰鸣。呼吸增快,每分钟可达40次以上,伴鼻翼煽动,甚至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四、诊断明确病因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各种实验室检查尽快作出病因诊断。据急性起病、呼吸道症状及体征,一般临床诊断不难。必要时可做X线透视、胸片检查,或咽拭子、气管分泌物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其他病原学检查包括抗原和抗体检测。白细胞明显升高和粒细胞增多、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时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诊断。白细胞减低或正常,则多属病毒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