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辛弃疾词三首.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辛弃疾词三首.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0/8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辛弃疾词三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辛弃疾词三首【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其词作的写作背景,了解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2、引导学生鉴赏三首辛词的意境。3、引导学生鉴赏三首辛词的表达技巧。4、引导学生品味辛词的豪放风格。【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鉴赏三首辛词的意境。2、引导学生鉴赏三首辛词的表达技巧。3、引导学生品味辛词的豪放风格。【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方式】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讲授法、研讨法【教学过程】《青玉案·元夕》一、新课导入---知人论世解诗人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一直存在对金妥协和坚决抗金收复中原的和战之争。辛弃疾是主战派,有出将入相之才,智勇兼备,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力主恢复,矢志不渝。但南宋小朝廷长期由主和派把持朝政,对主战派多般排挤打击,对辛弃疾这样的爱国志士,始终不敢放手使用,使一生不得重用,最终抱憾而终。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著有《稼轩长短句》,流传至今的词作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他的词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把爱国词创作推向顶峰。他的词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满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还吸取婉约词蕴藉细腻的长处,兼容众体,吸取各家之长。在豪雄英伟之气为主的同时,也不乏妩媚、清丽、娈婉之作,兼有俚俗幽默之词。形成以豪放沉郁为主的多样化的艺术风格,“足以领袖一代,雄视百家”。他的词作长于用典。二、题解词牌名,出自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案”与“碗”同,青玉案即青玉碗。这个词牌又名《西湖路》、《青莲池上客》、《横塘路》。《青玉案·元夕》是描写元宵灯节的词。三、朗读诗歌(1)学生自读(2)教师范读,抛砖引玉(3)学生试读,一显身手(4)全班齐读四、赏析探究1、上片描写了元宵佳节怎样的场面?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具体描写的?采用了什么方法?明确:描写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场面。“花千树”夸张手法写花灯之多,“星如雨”用比喻手法写烟花之盛,“宝马雕车”写观灯的贵族女性的华贵,“香满路”写观花灯和烟花的贵族女性之众多。“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用动、转、舞三个动词写舞灯之欢。运用了铺陈手法,渲染元宵节的热闹气氛。花千树(花灯之多)(夸张)星如雨(烟花之盛)(比喻)香满路(贵族之众)动转舞(舞灯之欢)(铺陈)2、下片写了元宵佳节哪两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明确:一是写盛妆的贵族女子,二是写作者心中关切的“那人”。写贵族女子,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他的服饰,她们戴着蛾儿、雪柳、黄金缕,表现她们妆扮的华贵和高贵的身份。二是写她们的欢声笑语,用“笑语盈盈”表现她们节日之欢。三是写她们纷纷离开后,衣香还在空中飘散。通过这些描写,进一步具体表现元宵佳节的繁华热闹。写“那人”着墨不多,既没写她的服饰,也没有写她的表情,只写了她所在的环境,是一个僻静的角落。但我们可以想象到她的表情,感受到她的品性,作者就是要表现她的自甘淡泊,不同流俗。3、你觉得词中的“那人”是作者的意中人,还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要借此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正如林升在《题临安邸》中所写:“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当时祖国的半壁江山处在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