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的批判.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的批判.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0/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的批判.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的批判很想听老师们关于波特的评价,因为看来看去也没弄明白应该如何用大师的思想去解读现实经济活动,更没想清楚哪个项目是传递波特思想的适当载体,哪些学员是目标受众。在现金流里讲五力模型?在沙盘里讲竞争战略?多少有点牵强。于是,只能略带羞怯地说,五力模型,竞争战略,价值链理论和钻石模型:你们,看上去很美。——不仅因为在课程中的困于应用,还因为一种隐隐的感觉:这些理论在指导经济活动,尤其是中国企业的市场战略制定时可能略显苍白。从波特的体系看,五力模型是对竞争关系的基本评价,竞争战略是解决方案,价值链理论对基本原理的细化,钻石模型则是把竞争战略从企业层面到国家层面的升级。然而,理论模型的深化并没有伴随着基础假设的改变——,没有行业内的合作,同行间你亏我盈。,市场范围固定,饱和不可开拓,与外界隔绝。尽管经济学不是管理学,准确了,明晰了就是目的,但是在共赢观念日趋被认同,以及国际贸易壁垒逐渐打破的市场环境下,用这样的假设基础做模型显然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具体看每一个模型。五力模型应该算是波特三大经典理论中的早期成果,强调了五种态势对于行业内竞争态势的影响,包括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新进入者的进入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这五种力量可以有用两条线索连结——纵向的,价值链(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横向的,市场环境——又包括外部市场(新进入者的进入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和内部市场(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根据对这五种力量的判断,五力模型的核心建议简单的说就是:找一个进入门槛高的,产品不可替代的,业内竞争不激烈的行业,尽可能把产业链拉长——在资源垄断型行业建立拖拉斯是最理想的选择,同时防止你的上下游企业形成辛迪加。且不说在资本主义市场中,这种行为是否会导致像微软一样受到反垄断裁决,单是就五种影响态势给出对策也不容易。五力模型中的五种态势看似分化,但是并不完全分离,从对企业利润整体影响的角度上看,有些因素的作用可以相互抵冲,因为一些因素的强弱变化本身就有对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供应商威胁与新进入者威胁呈反相关的,购买者威胁与新进入者威胁一样有反相关状态。当行业内部竞争减轻和利润空间增大时,必然导致外部对手进入欲望的增强,并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新进入者威胁的增强。同时新进入者威胁的增强,也必然会影响到行业内部价值链上下游节点之间的关系。各个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果目标企业不能同时对五大态势做出有效反应,而是单对一个态势或几个态势做出反应的话,操作的过程可能意味着虚耗成本,对自身利益的影响作用可能不明显,主要的影响在于相关行业的竞争态势。换言之,作为战略工具存在五力模型很难帮企业形成关于做什么,不做什么决策。竞争战略是对五力模型中提及的各种影响态势的处理方案。如果说五力模型是在选择是否进入某个行业的话,竞争战略则是深入的解释在一个行业内部应该如何竞争的问题。竞争战略以成本优势、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为出发点。在这个诞生于1980年的理论模型中,不难看到60年代美国盛行的产品多样化风潮,以及风潮后的市场反思的影响——一方面要求产品多样,一方面要求市场专一。“专一”,一直是波特对于企业行为策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