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由“三鹿奶粉”引发的有关经济政策的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由“三鹿奶粉”引发的有关经济政策的思考.doc

上传人:bb21547 2019/10/8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由“三鹿奶粉”引发的有关经济政策的思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由“三鹿奶粉”引发的有关经济政策的思考国贸72雷卓娅摘要:2008年9月,原本应该秋高气爽的季节,却因为一场“结石门”事件而风波四起,三聚******事件席卷了整个中国乳业。“三鹿——两千万妈妈的选择”也成为了中国乳业上的一个笑话。此次事件截止至今,已造成259人死亡,三鹿毒奶粉则导致6244个婴幼儿患上肾结石,其中有158人发生过急性肾功能衰竭,另有三例死亡病例。三鹿集团称,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民以食为天”,时间的严重性不言而喻,况且此次事件的受害者基本上全为一岁左右的婴幼儿,事件的制造者则显得更为可耻。那么是谁真正的制造了这次事件呢?真的是那些我们看来可怜而辛劳的奶农吗?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做出这样让人痛心的事呢?关键词:引言时至2008年10月31日星期五,三鹿毒奶粉事件已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轰动性的影响。对于奶农向原奶中掺加三*********这一说法,社会上的争议也颇多。按照对奶制品进行全面检查的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在完成婴幼儿奶粉三聚******全国专项监督检查后,又紧急组织开展了全国液态奶三聚******专项检查,检查结果如下(以上数据来源于新浪财经网):抽检蒙牛产品121批次,110批次未检出三聚******,11批次检出三聚******,-7mg/kg;抽检伊利产品81批次,74批次未检出三聚******,7批次检出三聚******,-;抽检光明产品93批次,87批次未检出三聚******,6批次检出三聚******,-;抽检三元产品53批次,53批次均未检出三聚******;抽检雀巢产品7批次,7批次均未检出三聚******。被检查的其他406家企业生产的847批次的液态奶产品未检出三聚******。以上数据表明,在众多品牌的奶产品中唯有三元奶粉“独善其身”,而其他的几家国际知名品牌的奶制品均出现了问题。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真的向商家所说的那样,仅仅是奶农们向原奶中加入了三聚******而造成了这么轰动的一次事件么?那么我有几点疑问需要提出:农民是怎么知道三聚******作用的?是谁教的他们?是谁给他们提供的三聚******?难道不是商家唯利是图造成的吗?难道不是商家和厂家的技术外流造成的吗?难道不是穿越了国家道道检查监督部门实现的吗?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有牛奶的检测指标和检测过程以及事件发生背后的原因来分析和解答以上的问题。核心内容首先来看看牛奶的流通过程:三鹿的奶源绝大部分由集团下属的奶场供给,这部分奶源有三鹿专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负责,质量可以控制;同时,三鹿还有小部分奶源来自奶农。由奶农将鲜奶挤出,进行初加工,再送往当地的检验站检验,检验合格后再由当地检验站送往厂家,由厂家再检验,合格后便进入厂家生产,生产完毕后再经质检局检验合格才能正式进入市场流通。如此复杂而又繁琐的层层检查怎么还会使这样的事件得以发生呢?这使我们意识到奶农能“顺利”地掺入三聚******,让毒奶粉流通市场,绝对不是奶农个人的事,他们只是此次事件的替罪羊。就质检部门披露,对于奶制品的检验,主要是看其蛋白质的含量是否达标,由于直接测量蛋白质技术上比较复杂,所以常用一种叫做凯氏定氮法(Kjeldahlmethod)的方法,测定氮原子的含量来间接推算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这样一来检验过程就简单多了。再者,当地质检部门为了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增加当地鲜奶收购量,由于牛奶中还存在其他含氮物质,只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