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黄金输送点的数学证明及现实意义.pdf

格式:pdf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金输送点的数学证明及现实意义.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0/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金输送点的数学证明及现实意义.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卷第期经济数学
年月
黄金输送点的数学证明及现实意义
王革平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摘要市场经济运输费和是影响贸易的因素之一,流通领域中中介组织的存在促进了竟争,使效率提高
本文运用运输问题模型证明了金本位制下黄金输送点的存在,黄金在早期和现代汇率体系中的不同作用简
单分析了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利弊异同之处,以及中国在汇率选择和货币制度安排中应注意和思考的主要
问题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运输问题,黄金输送点,汇率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贸易和金融是世界经济格局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的金融体系可
以促进国际间能源、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各衡,最终促进经济增长和
发展
资本主义大生产扩大了市场范围,使商品交换在世界层面上展开国际贸易及国内贸易的
理论对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之所以进行贸易讨论得很多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使商品具
有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由于商品中所包含的生产要素丰裕程度不同,由于商品中所含技术先
进程度不同、产品差异,以及劳动分工产生的交换的需要,规模经济效应,使各种贸易具有了可
能性贸易往来产生和扩大了国家问货币兑换的需要,随之形成了国际货币体系从最初的金
本位制到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浮动汇率制,大致存在过四种国际货币体系
金本位制形成于十九世纪,主要存在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黄金是国际间贸易和交
换的结算手段,并能形成一种对称的货币系统,因此这种制度有利于各衡和
货币兑换
金汇兑本位制存在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黄金一般不直接参与流通,通过确定纸币或银
行券的含金量与黄金挂钩,黄金是国际结算的最后支付手段,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首先用外
汇储备支付,如果仍难以平衡,才动用黄金支付但一些国家如英国、美国等仍坚持实行金本位
制,金汇兑本位制并未能很好地起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至年存在,是通行于当时主要发达国家的国际货币制度,以
美国美元为基准货币,实行双挂钩政策,参与国不得推行外汇管制和复汇率战后美国经济实
力全球第一,黄金储备充足,美元稳定,因而此货币制度在一段时期内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多边
支付体系的正常运转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实行的金汇兑本位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行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质
收稿日期一一
第期王革平黄金输送点的数学证明及现实意义
上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金汇兑本位制下,没有一个国家能承担协调各国汇率制度的重任
虽然年在意大利的热那亚召开了一次由英法意日等国参加的会议,要求各衡和外部平衡但由于各国忙于战后重建和经济恢复问题,并未能形成
统一协调的货币架构小国与大国、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依然存在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而布
雷顿森林体系下统一以黄金—美元为中心,没有了货币集团之间的磨擦,美国凭借强大的经
济军事实力,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对日本的军事占领等帮助这些国家顺利实现经济稳定发展因
此战后的五六十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较快的一段时期
浮动汇率制度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根本性缺陷,当美国贸易逆差增大时,将存在
美元与黄金兑换的问题同时,越南战争使美衡,
年、信贷管制年以减少美元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