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上海监控技术标准:地保与规范再次交锋 2010-12-14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11 月 1 日,随着上海市公安局技术防范办公室(以下简称:上海技防办)下发的《本市视频安防监控用彩色数字摄像机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正式施行,安防“上海标准”再次引发业界热议:是变相的地方保护主义策略与规范行业市场措施的再次激烈交锋?是上海本土的一场“自娱自乐”还是整个行业向标准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对此《规范》,有观点认为上海标准对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影响重大,也有观点认为上海地方标准的密集出台是抬高准入门槛、排斥外地企业的举措,甚至被扣上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帽子。激烈的争论随着一套新标准的实施再次甚嚣尘上。首个数字摄像机地方规范出台 11 月 1 日,由上海技防办发布的国内首个关于数字摄像机的地方规范正式施行。上海技防办在关于印发《规范》的通知中指出,彩色数字摄像机是现代安防监控领域的一种新型摄像机,具有高清画质、网络传输和智能分析特点。但目前市场上应用的数字摄像机所遵循的技术标准不统一,性能良莠不齐,严重制约了上海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建设、发展和监督管理。所以上海市相关负责部门结合市场实际,组织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以及本市、外省(市)、境外 20 多家企业多次进行讨论,制定安防监控中使用数字摄像机的技术规范指导。以规范上海市安防监控彩色数字摄像机生产和销售,确保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质量为主要目的。该《规范》针对镜头接口、图像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可选)、A/D 转换器、图像编码器、声音编码器(可选)、网络服务器、信号的输入输出接口等环节制订了详细的技术参数,并明确了产品分级和功能要求。《规范》作为产品选型、工程检测和竣工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同时还强调彩色数字摄像机应在满足《本市视频安防监控用彩色模拟摄像机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试行)》今年 3 月 1 日起已正式实施)的基础上,才符合本规范要求。在具体细节方面,《规范》要求,输出端口的传输能力应满足联网系统对前端信息的数据流量和总量的响应要求,以及联网系统对前端信息的响应时间和动态带宽要求;输出的数字视频信号时延应满足联网系统对时延的整体要求,保证数字视频信息实时数据流的流畅性,保证现场信息的及时传递;网络型摄像机应具有以太网接口,支持 TCP/IP 协议,宜扩展支持SIP、RTSP、RTP、RTCP 等网络协议,还应支持 IP 组播技术;网络型摄像机应支持采用标准的  或 MPEG-4 视频编码标准,可根据需要扩展支持 、 或  音频编码标准。在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标准(SVAC)发布后,宜优先采用 SVAC 标准;图像数据格式应满足产品分级的要求。所采用的视(音)频信号格式、压缩标准以及网络接口和协议应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并在产品技术文件中明示;视(音)频信号压缩、存储所使用的最小码率(码流)应不低于其相应产品分级的要求,最大(或最小)码率(码流)应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并在产品的技术文件中明示;摄像机的产品结构应合理,应方便工程现场对图像的各种调校工作,并具有良好的接地设计;摄像机的供电应采用AC(24±)、AC(24±)和 DC(12±)的交直流自适应等形式,其中网络型摄像机还可支持 POE 供电方式;具有智能分析功能(如:周界越线检测分析、物品滞留、丢失分析、方向判断等)的摄像机,在对指定目标进行智能化分析时,其智能化分析处理前后的主要图像特征信息应保持一致。经智能视频分析,产生报警信号的,应在产品技术文件中明示。该《规范》还要求,对彩色数字摄像机图像质量的测试与评价,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客观测试采用基于特征量提取的数字视频质量评价方法。[MTpage] 此外,《规范》对检测要求也有明确认定。首先在产品分级方面,彩色数字摄像机按其图像清晰度由低到高分为 A、B、C 三级。各级产品相应的图像质量要求如下:A级的分辨率(像素)≥704×576(或≥40 万像素),监视水平分辨力≥480TVL(F=、视频帧速≥25 帧/s),信噪比≥48dB;B 级的是,分辨率(像素)≥1280×720(或≥100 万像素),监视水平、垂直分辨力均≥650TVL(F=、视频帧速≥25 帧/s),信噪比≥50dB;C 级分辨率(像素)≥1920×1080(或≥200 万像素),监视水平、垂直分辨力均≥900TVL(F=、视频帧速≥25 帧/s),信噪比≥52dB。此外,图像延时 A 级≤250 毫秒,B、C 级≤800 毫秒。其次,视(音)频失步则必须≤1 秒。另外还应具有网络中断、设备故障、报警等状态的本地视(音)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