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开场也精彩   2012年11月19~2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化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大赛暨课程改革研讨会在广西南宁举行。有幸聆听了第一会场的19节说课,10节上课,对于本届活动,参赛选手水平之高,教学方法之活,教学理念之新,使与会者大开眼界,受益颇深。评委老师点评之到位,精彩等让与会者为之佩服,下面就本次活动,谈一谈本人的几点感悟:   本文介绍十节现场课的导入:   十节现场课,十种导入,每节课都是入场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使课堂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西安铁路一中,沙靖,授课《金刚石石墨C60》,本节内容简单,但较抽象,可沙老师利用课件,带领大家从参观碳府开始,很精彩,一下把学生拉到了兴奋点上,老师就像一名导游,开始了碳府之旅。   山东淄博高新区实验中学徐迎春老师《燃烧和灭火》,这一课题在人教版第七单元课题一,很多化学优质课参赛者喜欢选择这一内容,大多喜欢从实验燃烧的三个条件开始探究,而徐老师则从更高层次,CO2微观形成开始,反推燃烧的三个条件。可能是教材版本的不同(山东用鲁教版),内容有异,这样引入没能使人一下明白老师的意图,又回到实验中,听者才明白。   淮南十中,刘娟探究“燃烧与灭火”,本节课刘老师是把人教版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的延伸,所以导入也很有意思,将水火不融演化为水不能灭火,让学生感到新奇,从而带领大家进行燃烧新概念的理解和探究。   南宁市三美学校的张智老师,更是技高一筹,用“狄仁杰的疑惑”引入,让人耳目一新。   狄仁杰:“元芳,蜡烛燃烧后质量怎么减少了?”   元芳:“回大人,这个元芳不知道”。   狄仁杰:“元芳,那兵器房里大刀生锈,质量怎么又增加了呢?”   元芳:“回大人,这个我也不知道。我们还是请九年级某班的同学们帮我们侦破这个案子吧”。   新奇的创意,让听者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不由得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北京四中的洪云波老师《多彩的化学变化》先由师生共同回顾水电解实验,从中学生能得到哪些信息,由于是上一个单元刚学习过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对于相关知识的搜集,接着转入由质到量,从变化前后,宏观,微观的定性,定量信息。帮学生建立“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广东东莞石龙三中陈佩霞老师《二氧化碳的性质》由小实验,薄荷糖放入可乐,引起喷泉现象,解读同食二者有害身体健康入手,引出课题,该实验现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