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doc

格式:doc   大小:12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10/9 文件大小:1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特点:发病地区在福建、广东、海南等地的养殖罗非鱼,流行于春、夏和秋季,流行高峰为5~9月;流行水温:25℃~37℃,尤其水温高于30℃时易导致疾病暴发,并且主要危害亲鱼及100g以上的幼鱼和成鱼,发病率达10%~30%,死亡率达25%~80%。致病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创伤弧菌、弗氏柠檬酸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链球菌等病原菌十余株。主要病原:无乳链球菌。发病原因分析:无乳链球菌是造成此次爆发病的最主要病因;异常的高温少雨天气是爆发的重要外因;密度过高、养殖环境恶化加重了爆发病的流行及危害程度;肝胆综合症是爆发的重要诱因;耐药性增强;2008年初的寒灾也可能是发病潜在因素;品种、规格、渔需品质量不好等可能也有关系。主要病症:眼球突出,有些鱼鳃盖充血,烂尾,解剖可见胆囊肿大,肝脏表面有零星出血点,色泽变淡,肾脏溃烂,个别鱼脾脏充血、肿大。防控的对策:1、改善养殖环境,定期调节水质2、推广健康养殖模式3、加强罗非鱼抗病品系的选育4、开展连续监测,掌握疫情动态5、开发使用方便、高效的疫苗防病6、筛选有效提高罗非鱼免疫力且能防治脂肪肝和链球菌的中草药。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做好消毒预防。清塘消毒要彻底,清除过多淤泥后运至远离养殖场地进行妥善处理;水体消毒:水体采用含***消毒剂(二氧化***㎎/L、㎎/L、强***㎎/L等)或碘制剂进行消毒;工具消毒。2、减少投喂。当链球菌病暴发时,减少饵料的投喂或停餐,并换水降低池水肥度,可以降低病鱼的死亡率,原因可能是减少鱼体的进食量可以减少健康鱼的感染机会。3、降低饲养密度。当疾病发生、刚出现死亡时,应该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因素和疾病传播的机会,有助于降低鱼群的死亡,减少损失。4、提高鱼体抗病力。口服:中药(如三黄粉、板蓝根、鱼腥草等);连喂5天~7天水产多维+加酶多糖。5、充分供氧。开机增氧,使鱼群得到充足的氧,降低氨氮、亚***盐,减缓鱼群的死亡。6、重视调控水质。提高水位,稳定水温;换掉部分池塘底层水;及时适量加水;检测水质;注意调节、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呈微碱性。7、降低水温。高水温是造成鱼群应激和细菌繁殖的条件。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降低水温有助于控制链球菌病的发生。小的鱼池可以在上面建遮阳棚,或者在夜间开足(增氧)搅水机,可以适当降低水温。8、免疫防病。目前尚没有高效的商品疫苗能预防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暴发;正在中试,疫苗防治将成为预防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手段。抗生素治疗。发病早期应用才能有效;多数情况下,口服抗生素的效果不佳;在投喂抗生素期间,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病鱼的死亡率,但一旦停喂抗生素,死亡率就再次增高;延长喂药时间或者增加用药量,很容易诱导产生抗药性菌株,还可造成鱼肉中的药物残留。用药方法参考:青霉素4g/kg饲料、或阿莫西林4g/kg饲料、或土霉素5g/kg饲料,按1%的投喂量伴料投喂;同时添加肝泰等保肝剂。艾弗罗在治疗罗非鱼链球菌病上的应用在发病初期,按20-40mg艾弗罗/kg鱼体重的用量均匀拌料投喂,可用食用油、鱼油或海藻粉等粘合剂先行与艾弗罗拌匀,再与饲料粘合晾干,即可投喂。在治疗期间,可适当减少日常投料量,并掌握相应的投料技巧,最好使用投饵机,以便让病鱼都能迅速均匀地摄食到药物饲料。同时,可配合使用一些诸如维C、护肝等药物调理鱼体健康,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