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美丽的扎染》教学设计综合实践学科辽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二道街小学孙晓明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引入主题(点击问号)(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民间扎染工艺的特点,知道是我国民间特有的印染方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欣赏民间扎染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练习,引导学生通过发现---认识---思考---动手制作---体验乐趣的过程,感受扎染的魅力。【教学重点】1、拓宽学生视野。【教学难点】1、理解扎染的概念。2、了解扎染的制作过程。【教具准备】:1、载有“问题”的幻灯片。【活动设计】一、情境导入,欣赏感受。师:孩子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着的这块桌布,漂亮吗?师:你看老师今天的这件衣服如何?师:你们说的真好。那你们知道这种民间工艺叫什么?你想了解吗?师:今天,我想请大家效仿民间艺人的手法,制作扎染作品,品读扎染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扎染世界。二、方法指导,拓展思维。(一)、初步感知,自主探究1、欣赏扎染作品,让学生讨论看完这些扎染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让你自己做,你想怎么做?(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2、介绍扎染工艺。扎染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印染工艺,是一种很古老的纺织染色工艺。3、孩子们探究扎染的方法,并学会自己总结。(二)、观察分析,深入领会1、学生说出自己在扎染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学之间相互交流。2、探究扎染的基本方法,为制作做准备。(1)、小组之间讨论查到的资料,讨论扎染方法。(2)、请同学们说一说。(3)、大家一起总结扎染的方法。三、总结。课后反思:大家对扎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五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了两年的学习,在方法上已经能独立的思考。今年,我让同学们在新课题开始之前自己预习,提出问题,通过这第一堂课的检验,大多数孩子们能自己正确的题出问题,抓住重点。 第二阶段:尝试与感受(实践在线)----探究制作扎染【教学目标】1、设计扎染作品,并尝试用简单材料,运用折和浸色等方法制作扎染作品。2、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对民间扎染的热爱,养成善于思考,敢于尝试和敢于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1、能灵活地掌握并运用“扎”和“染”来制作美丽的扎染作品。【教学难点】1、在实践中启发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合作并分享体验快乐。【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水彩笔水、生宣纸、调色盘、涮笔筒、皮筋、方便筷子、围裙、一次性手套【活动设计】课前准备: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有关扎染的知识,初步预习,写出我的收获,我的困惑。一、情境导入,欣赏感受“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扎染的历史,了解了扎染的概念,讨论了扎染的方法。在刚才有的同学对我说,老师,扎染太漂亮了,我们很喜欢扎染,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美丽的扎染》”“课前,大家完成了一张问题生成单,写了自己的困惑,现在我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找出大家最想研究的问题。”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2、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说一说。“各小组都讨论好了吧,现在请各小组来说一说。”(1)、染出的图形什么样?怎样控制它?(2)、如何染出有规律的花纹?(3)、怎样染的更好?(4)、扎染时要染到什么程度,花纹最好看?3、小结;“大家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问题,就是扎染的制作方法。”                       板书:扎染的制作“怎样制作更漂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二、方法指导,拓展思维1、出示幻灯,请学生大声朗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