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家乡的路》演讲稿.docx

格式:docx   大小:4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乡的路》演讲稿.docx

上传人:hljszshj 2019/10/11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乡的路》演讲稿.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家乡的路》演讲稿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家乡的路》。我出生在常熟一个四世同堂的普通家庭。前段时间爸爸妈妈带着我回乡下过中秋,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相聚在一起,一幕幕往事也从祖辈们的娓娓叙述中,呈现在我的眼前…… 1949年,新中国成立,曾祖母14岁。作为农村青少年的代表,在开国大典来临之际,她经常要去人民公社参加庆典排练活动。当时的街道两边都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的场面。曾祖母那时候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公社和村子离得有点远,每天都得步行往返于两点之间。遇到下雨天,脚上的布鞋常常被泥泞的小路“黏住”,一不小心就会摔个“狗啃泥”。对于没见过泥巴路的我,简直无法想象那是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1969年,祖父13岁,公共汽车逐渐多了起来,但是很难买到票。公共汽车的班次每天都是固定的,如果不小心错过了一班车,就得耐着性子在车站等上半天。祖父偶尔也会跟曾祖父划船去上海,帮村里置换一些物资。去上海对于当时的祖父来说那可是一件大事。祖父说,当时村里的几个划船好手要轮流当值,划一晚上的船才能抵达嘉定。到达嘉定后,祖父就跟着村里的叔叔伯伯们去上海这个大都市走一遭。对于年幼的祖父来说,他最大的乐趣就是能去上海看到很多新奇的玩意儿,然后回去跟村里的小伙伴吹牛。也是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大马路上骑行的自行车。那时候的他,最梦寐以求的就是能拥有一辆自行车。一直到了70年代末,祖父的这个梦想才得以实现。有了自行车,祖父成了村里最受欢迎的人,经常会帮村里人跑腿,甭提多威风了。但当时村里到镇上的路还不是很好走,晴天是爷爷骑车,到了雨天,就是车骑爷爷了。想到那个场景,我不禁扑哧笑出声来。 1989年,妈妈7岁,公交车已经普及,班次也逐渐多了起来。妈妈说,小时候对公交车的记忆就是“挤死人”和“颠死人”。“挤死人”是因为大家的日子都逐渐好起来了,有空就会去常熟市区走走看看,所以公交车里很多人,提着大包小包,都是些带给城里亲戚的土特产。逢年过节,妈妈经常是从大巴车的窗子里被塞进车厢。“颠死人”是因为路上很多坑坑洼洼,经常是路坏得比修得快,碰到下雨天,公交车两旁就像雷区一样,一过“水坑”就水花四溅。车外的人骂骂咧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