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tmuaa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tmuaa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0/11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tmuaa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笔记作者:马克思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版本:1972年5月第一版一、主要内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在研究旧唯物主义(主要是指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中发现的问题和产生的思考,在批判和继承中不断创新,让我们在提纲中隐隐约约地看到了根本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和唯心主义的“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为建立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一)、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继承首先,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最大的肯定就在于他对于宗教问题的研究,费尔巴哈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揭开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将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用人的本质来说明神的本质,批判了宗教神学与思辨哲学。它从根本上区别于唯心主义将宗教神秘化并归结于绝对精神或人的内心精神的说法,是马克思唯物主义世界观得以建立的基础。其次,在费尔巴哈将神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之后,对于人的本质的探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他认识到了人的自然属性即他能够科学得认识到人的部分本质,认为人是从自然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但是他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和理性,这是下面要探讨的问题。(二)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1、没有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同时他认为“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对于这两句话,我是这么理解的:不论是唯心主义还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都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过于极端,前者仅强调思维对存在的决定作用,后者则恰恰相反,二者将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完全割裂开来。但是马克思却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个契合点——实践,即他在肯定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最核心的部分——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考虑到了意识对于物质的能动作用,树立起自己的实践观,不仅认识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检验标准和最终归宿,还认识到了认识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强调了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对于指导人们更好地实践具有重大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在组织工人运动的过程中意识到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的理论渊源。2、错误地理解了人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旧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马克思认为这种学说片面夸大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作用,而没有看到人(包括认识和实践)对环境的能动的改造作用,并且把改变环境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少数“天才人物”的身上,比如说马克思一开始在柏林大学受到的教育和当时普遍的观点还是黑格尔唯心主义观点,马克思本人当时所持的观点也是如此,但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最终马克思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新世界观,可以说是对当时教育和环境的一个突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都说明了旧唯物主义在这方面的观点存在着严重的漏洞。3、仅仅停留在解释世界的范畴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的意义,但是却认为他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也就是说费尔巴哈仅仅用了抽象的理论去解释论证宗教世界有它的世俗基础,却没有通过革命实践对世俗基础加以变革,从而从根本上消灭宗教。马克思强调哲学不仅是在解释世界,更是在改变世界,这与他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