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折弯方面的知识.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折弯方面的知识.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10/11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折弯方面的知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在Pro/E钣金模块中,计算折弯部分的展开长度公式是:  DL=(pi/2*Ri+y_factor*t)*a/90式中:DL板材的中性层长度    Ri折弯内径    y_factorY轴比例因子    T  板材厚度    a折弯部分相对的圆心角以下是推导过程:其中,k为中性层系数(即内壁到中性层距离与板厚的比值)    DL=2*pi(Ri+k*T)*a/360=(pi*Ri+pi*k*T)*a/180=(pi/2*Ri+pi/2*k*T)*a/90令pi/2*k=y_factor则DL=(pi/2*Ri+y_factor*T)*a/90我个人认为,其中的k因子对我们计算展开长度有直接意义,所以在设定折弯许可的时候,设定k因子就可以了。k值针对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值。,,误差极小。一个90°的弯角为例:当R=材料厚度时展开料长L=A+B-K,K值当板厚分别为:1  2      。希望对你有用!详细见图折弯系数确定的重要性在钣金加工中,对零件展开料计算时,工艺人员是凭经验确定折弯系数(即消耗量)的,不同工艺人员编制的工艺文件,其确定的折弯系数也不相同。通过查阅大量的有关钣金加工手册,也没有查到明确的公式来计算折弯系数,只能查到不同折弯内圆弧的折弯系数,而内圆弧与加工工艺方案有关,使用不同的折弯下模槽宽,内圆弧也不相同,从而导致工艺文件上无法确定折弯系数的准确值。这不仅影响工艺文件的标准化、合理化,而且给车间生产带来困难,并导致产品质量的不稳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应用逐步向CIMS系统发展。必须首先解决计算机自动计算展开料,也就是必须首先解决折弯系数的自动确定,才能谈论计算机辅助编制工艺,包括工艺文件的自动编制、展开料的自动计算,材料消耗定额的自动计算等等。北京地区正在推行CIMS系统的一些厂家,其软件也没有解决这一问题:而作为数控机床的生产厂家,折弯系数的确定是专利产品,对使用机床的用户是保密的。因此必须自行解决折弯系数确定的计算方法。2展开料的理论计算钣金折弯加工时,其内侧产生压缩,外侧产生拉伸,内侧的压缩由内往外逐渐缩小,外侧的拉伸也由外往里逐渐缩小,在接近板厚的中心处,压缩与拉伸接近于零,板厚中间的这个面叫中性层。下面以中性层为基准对展开料进行理论计算。≥5t(t为材料厚度)当折弯内圆弧半径大于或等于材料厚度尺寸的5倍时,材料折弯处无厚度变化,即折弯后中性层在材料厚度的中心线上,如图1-a。b为中性层到板材内壁的距离,a为折弯角度T为板厚,K为一个折弯因子。K=b/T,K就是中性层折弯系数。材料在折弯时,产生变形,外层的材料拉伸,内层材料压缩,中性层长度不变。硬度大的材料拉伸变形小,中性层就靠外,硬度小的材料拉伸变形大,中性层就靠内。普通材料中性层就趋中。图中,左边的为铜材和软钢,中间的是普通钢板,右边的是硬钢和不锈钢。材料的展开长度就是中性层的弧长。它和几个参数有关,折弯半径,折弯角度,板厚及中性层系数。如图,展开长度为:DL=Pi*(R+K*T)*a/180PROE还用Y因子来计算展开长度,Y=Pi/2*K公式变为:DL=(Pi/2*R+Y*T)*a/90如果没有专门的折弯表,PROE就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展开长度。所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