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脱发的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杂病源流犀烛》曰:“毛发也者,所以为一身之仪表。”这种仪表有两种含义:其一,毛发命名的含义:发,拔也,拔擢而出也;眉,媚也,妩媚也;须,秀也,物成乃秀;鬓,随口摇动,髯髯也,髭,姿也,姿容之一类也。其二,毛发荣枯验证气血的盛衰,这是古人在医学史上的一大创举,至今仍然是临床诊疗毛发疾病时最方便、最直观的方法之一。关于脱发之病名,《内经》称“毛拔”、“毛坠”,《难经》称“毛落”,《诸病源侯论》称“鬼舔头”,《外科正宗》称“油风”(斑秃),明清以后一直沿用此名。脂溢性脱发,古代称“发蛀脱发”,最早见于清代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以后许克昌的《外科证治全书》又载有“蛀发癣”之名。一、脱发的分类1、生理性脱发 毛发分为硬毛与毳毛。头发约8-11万根,硬毛分为长毛和短毛。长毛包括头发、胡须、腹毛阴毛,毳毛为人体所特有,又称汗毛。头发的颜色因宗族不同而异,有黄、棕、黑、白等不同颜色,头发的粗细、稀密也因人而异,头发的自然寿命3—7年,到时便脱落可自己再生。因此,每天脱落80根以内均在正常范围,谓之生理性脱发,四季之中尤以秋天脱发更为明显。2、病理性脱发 ①精神性脱发:常有情绪波动、烦躁、过劳、失眠、惊吓等因素而导致突然脱发。三五成片,多少、大小不定,头皮光亮,无自觉症状,仅发于头部数片者称为斑秃,若脱掉1/3以上者谓之全秃,继发眉毛、胡须、腋毛、汗毛脱落者则为普秃,与斑秃相同,只是症状加重,病情发展而异,没有性质区别。另外,单有眉毛或胡须呈片状脱落者仍是斑秃之例。②脂溢性脱发, 分两种类型,其一,是血热风燥型脱发(干性脂溢性脱发)。头皮发痒较甚,头屑多如雪花,抓之易脱,头发干燥无光泽,头顶部零散脱发。 其二,脾胃湿热型脱发(油性脂溢性脱发),头油大如渗水,剧痒、头屑粘腻污秽,洗不净。头发油腻,头顶部头发稀疏无光泽,零散脱落。此类多属脾不健运,湿从内生溢于肌表而成③症状性脱发,这类脱发可见于很多疾病,作为某一种疾病的一个局部症状,如红斑狼疮的脱发最具有代表性,以头顶和前发际为主,随着原发病的轻重而表现不同。在诊断SLE时“狼疮发”是一个指征。待原发病治愈后脱发亦停止。头发可以再生,其它如皮肌炎,甲亢、糖尿病、贫血、硬皮病均可导致脱发。硬皮病皮肤发硬萎缩后局部无汗、无发。一般是对症治疗原发疾病④药物性脱发,这类脱发主要发生于某些疾病治疗过程中药物的副反应,如化疗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如秋水仙硷,氟脲嘧啶,维生素A等,可引起头发零散脱落直至脱光。如各种广告治疗银屑病的药服后有脱发,这是此类药物抑制毛发生长之故。染发也可引起脱发,另外,某些中药用量过大后也可引起脱发,如川芎、香附、天花粉、雷公藤等。⑤真菌性脱发,主要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片状脱发,有发鞘、鳞屑、断发、发病快,有传染性,黄癣伴有黄癣痂及鼠尿味,男女老幼皆可发病,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永久性脱发。白癣则只发于儿童及少年,至成年后可自愈,伴有白色鳞屑,易继发脓癣,黑点癣则少见⑥永久性脱发,也称疤痕性脱发。主要由外伤、烧伤、烫伤、手术、疖肿、黄癣等引起局部毛囊破坏、疤痕形成,毛发难以再生,此类脱发的治疗。目前可用毛发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