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文档名称: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上.ppt

格式:ppt   大小:1,582KB   页数:6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上.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19/10/13 文件大小:1.5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上.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上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构成元素(一)语文课程理论1、语文课程:语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2、语文课程论:是关于语文课程编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二)语文教学理论1、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师促进学生学****语文并获得成果的全部行为方式2、语文教学论:是关于语文教学的原则、过程、方法等方面基本理论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范畴(一)语文课程论的研究范畴1、为什么教学语文?2、语文教学什么?(二)语文教学论的研究范畴1、语文教学是什么?2、怎样教学语文?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它是为培养合格语文教师,将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于一体的应用理论课程。它的理论从语文实践中概括而来,又用于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学****这门课程,应既重理论又重实践,并注意两相结合。一、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现象即了解和掌握大量的有关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事实及问题(“静观其变”)二、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规律即发现和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变化中不变的本质特点(“万变不离其宗”)三、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即将所学理论用于语文教学实践探索,缩短成长差距与时间(“以不变应万变”)第一时期(1902—1918):孕育期侧重研究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与技术第二时期(1918—1924):国文教授法独立成科。侧重研究语文教师的“教”第三时期(1924—1939):国文教学法由侧重研究语文教师的“教”,进一步拓展到同时研究学生的“学”第四时期(1939—1978):语文教材教法研究范围由“教”与“学”,在拓展到语文教材第五时期(1978—1989):语文教学论由以前只重语文教学实践研究,再到现在同时重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第六时期(1989—1997):语文教育学由以前只重语文“教学”的研究,再到现在同时重语文“教育”的研究第七时期(1997—):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强调的是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但缺乏终极目标一、由最初对语文教学具体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到对:教法、学法、教材等教学要素展开全面研究;二、再由对教学实践层面上升到教学理论层面的研究;三、然后再由语文教学范畴扩展到语文教育范畴。具体—概括,片面—全面,过程—终极目标一、要多元素、多层面、多范畴地对语文课程与教学展开理论学****和实践探索二、既要积累丰富的具体实践经验,又要掌握深厚的理论基础三、既要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活动过程有全面认识,又要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终极目标有把握第一节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一、古代语文课程教材:1、蒙学阶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2、提高阶段:“四书五经”,《昭明文选》、《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一方面突出了语言文字工具的独特性,一方面也紧密结合了社会文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