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读书笔记资源环境承载力.doc

格式:doc   大小:11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书笔记资源环境承载力.doc

上传人:phl0420371 2019/10/14 文件大小:1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书笔记资源环境承载力.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书笔记-资源环境承载力————————————————————————————————作者:————————————————————————————————日期: 土地利用既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土地的要求,又要兼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了保障合理的生态建设用地,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可持续供给,找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以保证规划调整完善的科学性,协调生态环境建设与土地利用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亟需积极的重大问题。按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围绕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分析区域的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等限制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对各种土地利用方式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分析、评价。环境问题主要指: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流域污染源负荷以点源为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利用是人类依据一定的社会经济目的,改造和利用土地资源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活动,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的范围、形式、结构渐趋复杂,对生态环境影响日趋剧烈。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局地气候过程、土壤、水文、生态系统、资源利用以及自然灾害都有明显影响。例如,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大规模增加,城市下垫面性质发展改变,导致地表反射率、粗糙度、植被叶面积以及植被覆盖比例的变化,从而引起温度、湿度、风速和降水发生变化,由此引起局地与区域气候变化,这是城市热岛效应的根本原因;又如,建设用地比例过高,生态用地比例过低是引发城市水质变化和洪水灾害频发的原因之一;再如,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是灾害加剧的根本原因之一,土地利用变化不仅影响区域灾情的结构与类型,而且还深刻影响其灾程度,因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减灾措施。因此,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不仅对了解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和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和促进区域加剧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也有重要的参考减价值。新常态下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资源环境约束看,承载力正在逼近“天花板”,严格保护和节约利用国土资源是大势所趋。姜大明说:“现在,许多地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继续实施大规模、高强度的国土资源开发活动,资源难以承载,环境难以容纳。”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对国土资源要实行全面保护。要充分发挥国土规划和用途管制对生态环境的源头保护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作用,不断提升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积极探索将土地用途管制扩大到各类自然生态空间十八界三中全会: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建立这样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