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万历抗倭援朝主要人物及战争背景明神宗——朱祤均他曾经是明朝年龄最小的一个皇帝,即位时只有9岁,他是明朝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时间48年;他20年不上朝,爱好炼丹以求长生不死,在位期间发生了争国本事件,朝廷及其混乱;受到极多指责,很多人说他酒色财气最初亲政的几年,十分积极,表现很有胆略,而且很有治国能力。万历三大征:1592年到1597年的抗倭援朝战争,1596年平定亳州万历皇帝在战争的全程中对于整个战局有全盘的了解,而且他经常能下达非常细致的指令。《明史》神宗本纪结尾言: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后人应该客观全面进行评价。李如松李如松,字子茂,号仰成,汉族,辽东铁岭卫人。辽东总兵李成梁之子。李成梁,镇辽二十二年“身经百余战,刀痕箭斑,遍体残伤”,先后奏大捷者十,号称“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所未有。”李如松,继承其父用兵勇敢果决,善用计谋,敢于深入的作战特点。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哱拜叛乱、闻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丰臣秀吉李舜臣本能寺之变后的丰臣秀吉偶然及早获知织田信长死讯,秘不发丧,转而于山崎之战中大败明智光秀,统一日本。在战乱结束之际,丰臣秀吉欲将战火燃向明朝。丰臣秀吉要假道朝鲜侵略明朝,朝鲜不允许,随即攻击朝鲜,得意忘形的丰臣秀吉不但向明朝要求承认日本以大同江为界占据朝鲜,同时还威逼琉球、菲律宾等大明属国臣服朝贡。实际原因是丰臣秀吉的野心已经达到了顶点——征服亚洲。消息传来,大明朝野一片哗然,日本人的狂妄和野心彻底激怒了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年(1592)十二月,明朝政府任命李如松为东征提督,克期东征。他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柏任副总兵职,同军前往。十二月二十五日,明军在李如松的带领下,誓师东渡参加了世界史上著名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战争起因名古屋的天守阁里,丰臣秀吉贪婪的目光望向朝鲜海峡。倭军实力陆军军团指挥官所部兵员第一军小西行长18000人第二军加藤清正22000人第三军黑田长政12000人第四军岛津义弘14500人第五军福岛正则25000人第六军小早川隆景15000人第七军毛利辉元30000人第八军宇喜多秀家11000人第九军羽柴秀胜11000人海军将领官职所部兵员九鬼嘉隆大隅守1500人藤堂高虎佐渡守2000人胁坂安治中务少辅1500人加藤嘉明左马介750人来岛康亲?700人菅野正影?250人实力对比—朝鲜朝鲜的军队:锄头+基本冷兵器,士兵吃不饱,而且士气不佳,内部四分五裂矛盾很大因被入侵才不得不抱团在一起,很松散,甚至跟明军有时也不太和睦,想把明军当工具,开创了国与国之间被求援的一方指挥求援的一方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