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微波分光仪摘要:微波和光都是电磁波,都具有波动这一共性。能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干涉、偏振以及能量传递等现象。微波分光仪正是充分利用了微波的这一通性,模仿光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开展了几个极有意义的实验,以加深对微波及微波系统的理解。关键词:微波电磁波波动实验微波系统作者:学号:单位:1、前言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了解电磁波传播特性、现代射频电路及其器件的设计方法已经成为电子工程和通信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环节。微波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交通管理、医疗诊断、国防工业的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研究微波,了解它的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反射、折射、偏振、干涉),学习微波器件的使用。、法布里-贝罗干涉仪等工作原理,计算微波波长。三、,必定要发生反射。本实验室以一块金属板作为反射板,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金属板上时所遵循的反射规律。,同时它也会反射微波,因此发射器发射的微波在发射喇叭和接收喇叭之间来回反射,振幅逐渐减小。当发射源距接收检波点之间的距离等于nλ/2时(n为整数,λ为波长),经多次反射的微波与最初发射的波同相,此时信号振幅最大,电流表读数最大。,(表示发射器不动时接收器移动的距离,N为出现接收到信号幅度最大值的次数),在不同媒质中由于媒质的密度不同,其传播的速度也不同,速度与密度成反比。所以,当它通过两种媒质的分界面时,传播方向就会改变,如下图所示,这称为波的折射。它遵循折射定律(或称为斯涅耳定律),相应磁场矢量是与喇叭的宽边平行的,垂直极化。而接收器由于其物理特性,它也只能收到与接收喇叭口宽边相垂直的电场矢量,(对平行的电场矢量有很强的抑制,认为它接收为零)。所以当两喇叭的朝向(宽边)相差θ度时,它只能接收一部份信号A=A0cosθ(A0为两喇叭一致时收到的电流表读数)。6双缝干涉实验两束传播方向不一致的波相遇将在空间相互叠加,形成类似驻波的波谱,在空间某些点上形成极大值或极小值。而电磁波通过两狭缝后,就相当于两个波源在向四周发射,对接收器来说就等于是两束传播方向不一致的波相遇。双缝屏外波束的强度随探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若两狭缝之间的距离为d,接收器距离双缝屏的距离大于10d,当探测角θ满足dsinθ=nλ时会出现最大值(其中λ为入射波的波长,n为整数),如图。,另一路经反射镜反射后再到达接收器。由于两列波的波程及方向不一样,它们必然发生干涉。在交汇点,若两列波同相,将测到极大值。若反相将测到几极小值。其原理可用如图表示。发射器和接收器距离转盘中心的距离应相等,反射板从位置1移到位置2的过程中,电流表出现了n个极小值后再次达到极大值。由光程差根据图可以得到计算波长公式如下:-贝罗干涉仪实验当电磁波入射到部份反射镜(透射板)表面时,入射波将被分割为反射波和入射波。法布里-贝罗干涉仪在发射波源和接收探测器之间放置了两面相互平行并与轴线垂直的部份反射镜。发射器发出的电磁波有部份将在两透射板之间来回反射,同时有一部份波透射出去被探测器接收。若两块透射板之间的距离为nλ/2,则所有入射到探测器的波都是同相位的,收器接探测到的信号最大。若两块透射板之间的距离不为nλ/2,则产生相消干涉,信号不为最大。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两面透射板之间的距离来计算微波波长,计算公式为:上式中的表示两面透射板改变的距离,N为出现接收到信号幅度最大值的次数。,在微波前进方向上放置一个与传播方向成45度角的半透射半反射的分束板和A、B两块反射板,分束板将入射波分成两列,分别沿A、B方向传播。由于A、B板的反射作用,两列波又经分束板会合并发生干涉。接收喇叭可给出干涉信号的强度指示。如果A板固定,B板可前后移动,当B移动过程中喇叭接收信号从一次极小变到另一次极小时,B移动过的距离为/2,因此,测量B移动过的距离就可求出微波的波长。计算公式为:,在媒质的表面通常有一部份波被反射。在本实验中将看到反射信号的强度和电磁波的偏振有关。实际上在某一入射角(即布儒斯特角)时,有一个角度的偏振波其反射率为零。4、实验步骤简述:,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喇叭口相对,宽边与地面平行,如图。、衰减器和电流表上的档位开关,使接收器上的电流表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