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ppt

格式:ppt   大小:3,204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ppt

上传人:bai1968104 2019/10/17 文件大小:3.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埃博拉出血热感染科既往发生疫情首发:“埃博拉”是扎伊尔(即刚果)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318人感染,280死亡,病死率88%之后偶有散发,多为暴发,多发生于中非和西非湿润的热带雨林地区。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象牙海岸)、乌干达以及南非已确认发生过病例。全球埃博拉病毒病地理分布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2014年2月初,几内亚马桑达省出现发热死亡病例,周边省份和首都地区随后也发现类似病例。3月22日马桑达地区采集的12份疑似病例的样本在法国进行了检测并得到最终确认从6例病人样本中检测出埃博拉病毒,并与扎伊尔型有较强的同源性随后疫情持续扩散,至月份,疫情已经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蔓延,并波及至尼日利亚。,确诊和疑似病例1779,死亡961,病死率54%。概述埃博拉出血热(EbolaHemorrhagic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埃博拉病毒病(Ebolavirusdisease,EVD)。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病原学EBV属于丝状病毒科,单股负链RNA病毒,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分为扎伊尔型(EBOV)、苏丹型(SUDV)、本迪布焦型(BDBV)、塔伊森林型(TAFV)和莱斯顿型(RESTV)。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扎伊尔型致病性最强。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流行病学传染源和宿主动物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可为本病传染源。自然储存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自然循环方式尚不清楚。已知黑猩猩可以作为首发病例的传染源,但多数暴发无法查出病人从何处感染。果蝠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