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朗读者从小说到电影.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朗读者从小说到电影.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0/1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朗读者从小说到电影.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朗读者》:从小说、剧本到电影杨敏1[摘要]安德烈·巴赞曾经说:“作品的文学素质越高,那么改编作品就越是难以和它相媲美。”《朗读者》通过一段畸形的、刻骨铭心的爱情,触动人们心弦,从而引发人们对纳粹,对历史,对道德的反思,本文尝试从小说、剧本到电影这一角度对该片进行解读。[关键词]朗读者史蒂芬·戴德利救赎电影史蒂芬·戴德利导演的《朗读者》,其实早在2008年12月12日便已经上映。《朗读者》被拍成电影后,引起了大范围的关注与讨论。有认可的声音,也有反对的声音。作家威灵·戴维森就极为坚决地认为这部电影一定是一部烂电影,并说好莱坞一向擅长糟蹋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也基于他一向主张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质上并不能被改编成优秀的电影。著名影评人卫西谛也认为,电影虽然获得了数个重量级别的奖项,但作品并不能完全表现出原著复杂的层次、人物深层的内心世界和文本充满思考的魅力。这是因为,文学作品与电影作品给受众人所提供的最大不同在于想象空间大小不一。作为电影导演,戴德利到目前为止也只执导过《舞动人生》、《时时刻刻》、《朗读者》三部作品,《舞动人生》音乐剧收获戏剧界最高荣誉托尼十项大奖,而《时时刻刻》、《朗读者》也获得奥斯卡提名。温斯莱特没有让观众失望,凭借此片她得到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而史蒂芬·戴德利也称得上天才导演的美名。影片的剧本创作戴维·黑尔和本哈德·施林克,这是两位重量级的人物,前者戴维·黑尔曾因影片《时时刻刻》入围过奥斯卡改编剧本的提名,而后者则是原著小说《朗读者》的作者。对比原著,戴德利的电影版基本上尊重了原著小说,正如国内记者采访戴德利时,他本人一直在强调“忠于原著是我们的责任”,影片之所以能拨到一个高度,不可否认,离不开原著小说的巨大成功。青年导演马俪文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曾表示,往往与原作贴得比较近的,创作上会比较成功,因为原作已经在一个水准之上。《朗读者》符合史蒂芬·戴德利导演的风格。电影基本是遵循了原著小说的1杨敏,男,1978,汉,南昌工学院讲师,影视编导方向叙事结构,小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汉娜与米夏之间的情感生活,第二部分则是八年后,两人于法庭上的不期而遇以及道德审判。第三部分是米夏尔为汉娜在狱中的郎读。而电影中也基本上承袭了这三段落,即偶然的相识,偶然的重逢,不间段的朗读与分离。只是介于电影这一特殊媒价,在叙述方式上有些改变,原著的第一人称叙述,按照回忆“过去”和展示“现在”的双重叙述方式再现了这一爱情往事。2在电影中则改成了导演的视角,“全知全能”的叙事角度,使得影片相对缺少了些小说中给人思考的意蕴,原著小说当中大量的心理描绘,在影片当中没有得到呈现,应该说影片对原著反映少年米夏以及中年米夏反复纠缠的心理描绘显然有些无能为力,我们只能在演员精彩的演出当中,投入到了故事情节,而暂时忽略了原本小说中带给我们的思考。在主题呈现上,影片也紧扣了原著小说的主题,正如有学者这样评论:电影与小说都给受众展现了一个宽泛的主题空间,同样带给人们深深的触动,蕴含了许多人们都应去面对和沉思的问题,“它不仅仅有关乎爱情的,战争的,还有关乎历史的和生命的,甚至关乎教育的,因为它就是以一段曲折的爱情为摹本为人类朗读了生死。”3影片的主题建构是完全不同于罗伯托·贝尼尼的《美丽人生》、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的,这些影片侧重于描述战争带给人类文明毁灭和灾难,揭示人性的残忍和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