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邮政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邮政局二○一一年七月目录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一五”回顾 ()(二)“十二五”形势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十二五”发展指标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邮政主业改革 ()(二)完善行业法规体系 ()(三)提高普遍服务水平 ()(四)促进快递转型升级 ()(五)强化行业监督管理 ()四、政策措施 ()(一)建立长效机制,保障普遍服务水平 ()(二)加大政策扶持,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三)加快产业培育,做大快递企业规模 ()(四)加强监督管理,优化市场竞争环境 ()(五)依托交通平台,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六)强化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七)推广科技应用,提升科学发展能力 ()邮政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邮政网络是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公民基本通信权利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邮政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以下简称《邮政法》),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和《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安排,结合我国邮政业改革和发展实际,制定邮政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一、现状与形势“十一五”时期我国邮政业改革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以《邮政法》颁布实施为标志,邮政业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邮政监管体系基本建立,两岸实现全面直接通邮。“十二五”时期是邮政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时期。(一)“十一五”回顾“十一五”期间,我国邮政业持续快速发展,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总体规模迅速扩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完成。年,邮政业业务总量累计完成亿元(按年不变单价计算),年均增长。邮政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亿元(不含邮政储蓄直营收入,下同),年均增长。邮政业从业人员万人,比“十五”末增长万人。全国邮政局所总数达万个。邮政普遍服务业务量达到亿件,比“十五”末增长。.邮政体制改革顺利实施根据国务院《邮政体制改革方案》,年,重组国家邮政局,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实现了政企分开的改革目标,建立了企业独立自主经营、政府依法监管的新邮政体制,推动了邮政普遍服务保障和监督机制的转变,为邮政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邮政储蓄改革稳步推进。年,组建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初步形成邮政速递物流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新机制。邮政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行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年,修订后的《邮政法》颁布实施。以《邮政法》为基础,《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相配套的邮政业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行业规划、政策、标准等陆续出台,为邮政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国家邮政局划归交通运输部管理,为邮政业依托综合交通运输平台、加快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中国快递协会成立,加强了行业自律,促进了政府、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完善了快递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普遍服务保障力度显著加大《邮政法》明确规定国家保障邮政普遍服务,要求各级政府采取措施给予保障和支持。《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邮政普遍服务标准》规定了邮政普遍服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邮政普遍服务监督体系初步建立。五年来,国家对邮政企业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特殊服务给予补贴,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减轻邮政企业运营负担,实施西部邮政普遍服务网点改造和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增强了西部和农村地区的邮政服务能力。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邮政企业服务“三农”。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对邮政普遍服务给予了政策和资金扶持。.快递服务持续快速发展《邮政法》明确了快递企业的法律地位,《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了经营快递业务的基本规范,促进了快递服务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多元主体竞合、多层次服务共生的快递市场发展格局。年,我国快递业务收入达亿元,年均增长,占邮政业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快递网络、服务领域和产品种类不断拓展,快递服务与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的联系更加密切,促进生产和服务民生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科技应用水平逐步提升邮政业信息化水平、标准化水平、运行维护能力大幅提高。自动化分拣技术、无线传输技术、车辆运输跟踪定位技术、影像监控技术等广泛应用。手持终端和无线录入设备等进一步普及。企业信息化建设明显加快,实物传递网的技术改造和升级稳步推进,网络运营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邮政业标准化体系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我国邮政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整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