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积极推进城市综合减灾努力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宜昌市民政局宜昌作为三峡工程所在地,是国家一类设防城市,反恐防恐面临严峻形势,加上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日益扩大的城市规模,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破坏程度逐年上升,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成为宜昌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市情,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超前谋划,果断调整救灾工作机制,实现了由灾后救助向救灾减灾并重的重要转变,实现了“见物不见人”向“见物又见人”的转变。通过推进综合减灾,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逐年提升,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一、健全组织,协调指挥安全是人的第一需求,是城市和谐发展的首要目标。防灾减灾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必须不断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2006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统筹调动各部门、各行业的减灾资源,建立健全综合减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综合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市政府将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宜昌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做到了每一项工程建设项目都必须与防灾减灾密切结合。去年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给我们的防灾减灾工作上了生动的一课。市政府迅速成立了市减灾委员会,由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市长任主任,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民政局局长为副主任,宣传、发改、教育、财政等36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市减灾委下设办公室和赈灾捐赠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民政局。市减灾委设立后,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防灾减灾职责任务,从而有效保证了全市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能够逐一落实到居民家庭、社区、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二、广泛宣传,未雨绸缪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一再告诫我们:现代社会尤其是城市生活往往因为安全而改变,建立健全城市灾害预防机制显得十分紧迫。因此,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宜昌市成立了防灾减灾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减灾知识宣传栏、编制防灾减灾知识手册、灾害应急知识挂图等形式,在主城区广泛宣传和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做到了电视上有图像、广播上有声音、市民手中有资料。通过宣传教育,较好地增强了公众维护公共安全和危机防范意识,提高了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7年以来,我们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进社区、进村镇、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共张贴宣传画册4000套以上,确保城区每所学校、社区、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必须张贴1套以上防灾减灾宣传画册。社区是居民生活的集中区域,灾难一旦发生,往往会给居民在人身、财产等方面造成巨大损失。为此我们把社区作为城区防灾减灾的基石,加强与各街道办事处联系,整合社区资源,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开展以“防灾减灾,和谐平安”为主题的社区减灾平安行活动,确保每个社区每季度在人员密集地点至少组织一次宣传活动,提高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去年,宜昌市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卫生城和环保模范城活动中,广泛开展了防灾减灾知识进社区活动,共投资12万多元,编印《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手册》、,组织社会工作者和青年志愿者,到各社区和单位发放《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手册》和宣传单,并在和平公园和夷陵广场组织开展了两次大型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伍家岗区张家店社区被民政部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