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在北航和黑大的讲稿——《不甘心,就没到放弃的时候》作者: 卢思浩Kevin
演讲稿(长文慎入):
非常开心能有这个机会能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演讲,我所能表现出的最大诚意就是把我在这几年苦逼的生活中学到的东西都尽可能地分享给大家。
(跳过复杂的自我介绍程序)
好了,现在正式开始演讲。今天讲座的主题是:你要找到一个能在黑夜中代替阳光的东西,那个叫做信念。这个标题是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如果你看过我的文你就会知道,我的很多文的标题都是看起来励志,但其实描述的是苦逼的故事。
我把今天的演讲分成了下面四块:焦虑,旅行,梦想,和妹子。
当然妹子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要把它放到最后讲。(笑)
好,首先来讲焦虑。
曾经我在《你唯一能把握的是变成最好的自己》里说:“我们之所以会觉得焦虑,无非是因为现在的自己,和想象中的自己,很有距离。”
而焦虑的另一个原因,我认为来源于社交网络。人人啊,微博啊…
因为大部分人都会把精挑细选的照片放在网上,人们也只会把到处旅行各种美景的照片放在网上,所以总有人比你工作好,比你漂亮,比你丰富多彩。总会有一种错觉让你觉得好像别人不需要怎么努力就可以过得很好,而你自己怎么做也做不好,于是你觉得真不公平,为什么我要这么苦逼。
所以我在这里要说的第一点就是:你不是一个人在苦逼。
打个比方,我有一个女神,她在芝加哥大学念法律博士,最令人发指是作为博士,她今年居然才23岁。活生生的女神,看她的微博,就感觉她活的特别潇洒特别自在。感觉她无时无刻不在旅行,而在旅行的同时,她还能在学刊上发表paper。关键是她长得还特别好看,这种人在我眼里简直是一个bug。
但是后来我跟她熟了以后才发现,原来她每天只睡5个小时,她的论文前前后后改了十几次,改的她差点就崩溃了。然后因为长期地熬夜,导致她的胃也有问题,只是她选择不把这些苦逼表现出来。因为她觉得抱怨,一点用也没有。很多人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些人看着你的照片会说这个人过得真滋润,然而实际上,你过得很好,但你绝对没有照片上那么好。
其实每个人都不是你看的那个样子,这么些年来,可以说我没有看到绝对的天才,也没有看到完全的傻瓜。实际上,那些你看起来觉得毫不费劲的人,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你被他们的光芒所吸引的时候,你没能看到他们付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代价。
即使是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如同神祇一样的牛人,也会有看书看不进去写论文写到要抓狂的时候,只是他们都不会表现出来,也不会抱怨。那些闪闪发光的牛人跟你的不同其实只是,他们已经学会了不去抱怨,把用来抱怨的时间做该做的事。
仅此而已。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第二点,是有关焦虑的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看似忙碌,实则焦虑。
在这里我要举一个例子,是我的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当然他现在也做的很好,也当然他看不到这段演讲,所以我可以肆无忌惮地将他的坏话。哈哈(完了他现在能看到了)
其实我最早关注到这问题,就是因为我的这个朋友。对于他我只有一个字形容:忙!他能忙到什么程度呢?他是学校的活跃分子,也是学校活动不二的主持人。与此同时,他上网下载了新浪里的公开课,以及优酷上那些颇受好评的演讲稿,隔三差五就去书店搜刮有关考研的资料,就连单词书也买了好几本。有一天我去找他,无意中发现他的硬盘是满的,然后我一下子就来精神了,以为是什么好东西。你知道,男生的移动硬盘是满的话,那里面一定有“好东西”~
结果一打开,里面居然全是公开课和演讲的视频,还详详细细地分了类。然后他对我说为了分类,他就花了两个晚上。
他还给自己定了计划,每天两百个单词,每晚一个公开课,每周一部电影外加每周一本书,并且打印出来贴在了墙上。这点看起来似曾相识,因为我之前也是这个样子。
过了很久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说,他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现在看着满硬盘的文件就觉得一阵莫名的焦虑,然后这股焦虑又促使他不停地下载新文件,点击另存为,收集那些他觉得有用的知识。
我就问他为什么明知道看不完,还在不停地下载东西。
他说因为他怕来不及,哪怕看不完,只要自己下了下来,好歹心里有点安慰。把它存下来,就“好像”自己学习了。
我就很奇怪,他明明把计划弄得很好了。
他说刚开始觉得挺有动力,到后来就突然间觉得没动力了。想做的事情太多反而不知道从何开始。你说背单词吧,是曾经想去考研。但现在又觉得也许工作比较好,就想要边找工作边背单词,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先去工作两年。这几天他又看到了一篇日志,写着那个人在间隔年做的一些事情,特别让他羡慕,他又觉得也许在工作或者考研前,应该去旅行。可是又觉得落下这些单词很不应该。
我说的可能有些复杂,但相信我,当时他跟我描述更复杂。简直就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而这种生活状态,曾经有人很好地把它总结了下来——看似忙碌,实则焦虑。
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