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3
文档名称:

【管理教学类】中国古代文化史(1).pdf

格式:pdf   页数:2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管理教学类】中国古代文化史(1).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7/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管理教学类】中国古代文化史(1).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前言
“文化”一词有多种用法、多种含义。就“文化史”、“文化学”等学
科所采取的文化含义说,一般的理解约有四种:第一义,指每个民族为了生
存和发展,积年累代,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所取得
的各种成果和成就的总体而言。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第二义,专指精
神文化而言,即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政治和社会组织、
风俗****惯、学术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第三义,指社会生活中和政
治、经济两类并列的文化类而言。这三类——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容,彼
此有关联,有交叉,有时难以划分。第四义,主要指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即
哲学而言。这样,对文化的内容、范围及研究目标的理解,便因人而有分歧
了,但人们一说到文化,对它们的不同含义还是可以互相领会的。
从考古资料和社会调查资料考察,我国古代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由于
各民族、各地区的具体条件不同,文化的起源或早或迟,文化的发展或快或
慢,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缺。各民族的文化是适应本民族的社会生活而形成
的,有相对的统一性、完整性,但又是可以分解、可以补充的,都在不断地
进行新陈代谢,向前发展。所以不同的文化一经接触,自然发生交流的现象。
在我国很早就先实现了地区性的部分民族的联合,继而逐渐实现了以汉族为
主体的所有民族的联合。因此,各族人民很早也就从民族间文化交流的阶段,
陆续进入不仅各自创造本民族的文化,并不断地互相交流,而且共同创造祖
国文化的阶段。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有它的重大贡献,也有它的历史局限
性和缺陷。中国古代文化史就是探讨评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门学科。
我们有些同志认为,泛称文化,应指第一义,但作为大学文科课程之一
的文化史,文化则主要指第二义;在这第二义范围里,文化史也有和其他专
门学科的分工问题,应当避免与中国通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等课程
的内容重复,但包括这些课程所不能容纳,或语焉不详,或不作为重点讲授,
而为探讨中国古代文化所必须研究的问题。讲授文化史的目的在增加学生各
方面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古代社会的认识,辨别古代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探
索古代文化发展的规律,使具有综合性特点的文化史所提供的知识,能联接
多种学科,左右逢源,构成知识网络,以便在纵向和横向联系中开拓比较研
究的思路,为当前的文化建设服务。
本书的内容暂时侧重以下各方面:(一)在中国古代的民族方面,介绍
了各主要民族的形成过程、分布地区、社会生活、历史贡献以及迁徙流动等
情况。以此为例证,来说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祖国历史的伟大功绩。(二)
在古代人的日常生活方面,介绍了农业生产、纺织工艺、建筑艺术和交通工
具等。(三)在古代典籍和思想方面,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书籍制度
和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儒学。(四)在古代制度方面,介绍了婚姻制度、家
族制度、丧葬制度、官制、选举及科举制度、礼仪制度、货币制度等。(五)
在古代器物方面,介绍了礼器、兵器和日用器物等。(六)在古代礼俗方面,
介绍了礼仪制度、宗教、民间神道、民间禁忌、民间节日等。(七)在古代
地理学方面,介绍了地理学的发展状况,历代行政区划沿革。(八)在古代
艺术方面,介绍了陶瓷、髹漆、绘画、书法、音乐、建筑等。(九)在古代
科学技术方面,介绍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成就、天文历法及度量衡制度等。
古代文化的发展主要是由社会生产力和民族主体意识所推动的,而本国
和外国的文化交流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历代人民继承文化遗产或吸
收外来文化都是有条件、有选择的,取舍的标准即是否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
和自己的文化传统。他们继承的有具备积极意义的部分,有经过改造的部分,
当然也有陈陈相因的消极部分。他们吸收的外来文化也往往是经过改造而接
受下来的,期望能补充本国文化的空缺或薄弱环节,丰富本国文化的内容,
发展本国文化的传统。当时人们未必有这样的认识,但他们实践的结果却是
这样的,这也许是文化本身自我调节的结果。就文化的总体说,我们优良的
文化传统即最近学者们所指出的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体意识,也就是民族历来
所表现的独立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目前对这种民族主体意识应当继续发扬,
而对传统文化的消极方面则应当不断地迸行批判反思。反思是为了激发人们
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而不致引起相反的效果。这种主体意识所产生的凝
聚力,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①直至今日,出去多年的台港及海外炎黄子
孙仍然辗转奔波,回大陆重温乡情,得到深厚的慰藉,这就是文化凝聚力的
一种表现。
关于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问题,已详见周一良教授主编的《中外文化交
流史》,此处从略。
本书是由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其中大部分是中青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