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幼儿学前教育的异化与治理.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幼儿学前教育的异化与治理.doc

上传人:jiqingyong345 2019/10/20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幼儿学前教育的异化与治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幼儿学前教育的异化与治理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文章通过解读幼儿教育基本要求和《指南》精神,指出当前学前教育异化主要表现形式,分析幼儿教育异化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教育异化现象的建议。一、幼儿教育及《指南》解读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和首要任务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综观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一系列政策,从1952年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直到2012年9月印发的《3-6岁儿童学****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都将“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良好的发展”作为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和首要任务。 2012年颁布的《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幼儿学****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学****与发展基本特点和规律,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保教,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指南》将幼儿的学****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给出了合理期望,提出四个方面的教育原则:一是关注幼儿学****与发展的整体性。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二是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关注阶段性特征,理解和尊重个别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三是理解幼儿的学****方式和特点。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基本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四是重视幼儿的学****品质。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兴趣,帮助其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像和创造等良好学****品质。二、幼儿教育异化现象在实际幼儿教育中,相当部分幼儿园和教师却未真正贯彻落实《指南》,一些违背幼儿心理、生理规律的教育行为大量存在,学前教育的教育功能、教育目标、教育手段等常被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育内容异化。幼儿的思维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对于难度较高的知识缺乏相应的理解能力,学前教学内容应具有明显的启蒙性质。但是,许多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却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文化知识作为主要的学****内容。譬如,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拼读、书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在汉字学****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等等。这些以知识学****为主的灌输式教育显然违背了《指南》所说的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和阶梯式教育目标,成为当前学前教育异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二)教学形式异化。《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幼儿发展。”幼儿期的主要生活内容应该是“游戏”,“学****应该是伴随幼儿游戏过程自然发生的副产品。然而,近年来的幼儿园教育为了追求学****效率,逐渐演变为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课堂讲授代替活动与游戏。在这种教学方式主导下的幼儿教育通常是只重视知识学****的灌输式教育,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领读、幼儿复读等死记硬背的传统授课与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