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doc

上传人:jiqingyong11 2019/10/20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1-0000-01 一、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阶段及现状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采取个人、单位和国家等多方出资筹集养老基金并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帮助和服务、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制度。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探索已有近30多年的历史。这段探索历史可以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6――1992年,为早期试点阶段;第二阶段是1992~1998年,为早期试点推广阶段;第三阶段是1998―xx年,进入早期试点衰退阶段;第四个阶段是xx年以后开始进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探索试点阶段。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一些地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积极工作,在加大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扩大覆盖范围、创新制度模式、建立调整增长机制、防范基金风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二、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严重不平衡已经筹集的农保资金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发达省市,多数地区难以为继。从基金规模上看,排在前五位的是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和北京,这五个省市的基金共计221亿元,占全国农保基金总额的%。 2、管理体制不顺 1998年机构改革至今,全国虽然多数省级单位已将农保管理职能划入劳动保障部门,但多数地县级单位和乡镇还未划转,形成劳动保障部门没有接、民政部门不好管的状况,造成不少地方管理工作断档。尤其是在中西部大多数省份,农保管理体制至今仍没有理顺,运作也困难重重,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3、基金分散,存在流失损耗现象目前全国310亿元农保基金分散在1900个县市。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xx年全国31个省份中,涉及1900个县、万个乡镇,农保系统大约有干部近1万多人。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全国清理整顿农保后,农保机构和人员的办公经费、工资多数没有纳入财政预算,挪用农保基金发工资的事情相当普遍。三、导致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本制度建设不到位,制度设计安排存在缺陷。早期的保险制度缺乏真正的社会性和作为基本制度的标志性特征,覆盖面低,参保人数规模不大,保障水平有待提高,距离帮助解决养老需求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2、资金的筹集和保值增值问题。稳定、低成本的长效筹资机制是社会养老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但目前在政府筹资和农民筹资两方面均存在着问题。对于政府筹资,在政府资金增长以及资金拨付等方面尚未建立起相关的制度保证机制。在农民筹资方面,工作难度大。 3、管理资源短缺,管理能力亟待加强有关工作管理体制至今没有理顺,造成不少地方管理工作断档。同时,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建设滞后,管理技术力量薄弱,多数基层养老保险管理人员只能承担最简单的、重复性的日常管理工作,在方案设计、对提供行为的及时监督、信息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较差,这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也影响到养老保险的正常运行。四、解决我国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的对策 1、加快建立社会统筹的基本保障制度框架要建立基本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制定城乡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办法。以规范农村居